汉末三国志_第014章 三国两大隐士(1/2)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汉末三国志 > 第014章 三国两大隐士(1/2)

第014章 三国两大隐士(1/2)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在三国时期最为出名的隐士有两位,第一位是庞德公,第二位就是管宁了。

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后来荆州刺史刘表希望庞德公出仕,甚至亲自去请他,都没有成功。

据《襄阳记》记载: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庞德公进府,庞德公都不屈身就职。于是,刘表亲自去聘请庞德公。刘表对庞德公说:“你保全了你一个人,为什么不保全天下呢?”庞德公笑着回答刘表:“鸿鹄在高林之上筑巢,晚上有栖息的地方,龟鼋在深渊下面作穴,晚上有归宿,人的取舍与行为举止也是人的巢穴,万物都是只为各自得到栖宿的地方,所以天下并不是我所要保全的。”

庞德公以耕作为业,所以他的妻子儿女在前耕耘。刘表指着他的家人问庞德公:“先生住在田亩之中,不肯出来做官,有什么能够遗留给子孙呢?”庞德公回答:“世上的人追慕名利,只会留给子孙危险;而我留给子孙的是安居乐业,只是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同罢了。”

刘表问庞德公危险的原因,庞德公回答说:“尧、舜将天下的土地授予他的臣子,而没有偏爱;让他的儿子在民间生活,而无骄傲的神情。丹朱、商均和我,得以保全生命而终。禹、汤虽得到了天下,便把国家交给自己的亲人,使桀败退,迁徙南巢;纣的首级被悬挂在周的旗织上,而他们的宗族被敌人俘获。禹、汤难道不比丹朱、商均愚蠢?这就是其处境危险的原因。周公摄政时,杀害他的兄长。如果此前让周公和他的兄弟食用粗劣的汤羹,居住蓬蒿下面,哪有像这样的危害!”刘表只得叹息而去。

据《司马徽别传》记载:因为有人对刘表说:“司马德操是奇士,但没有遇上知己。”后来,刘表也亲自去拜访司马徽,却说:“人们所说的都是虚妄不实的话,这人只是一个小书生而已,他的见识和普通人一样。”

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后来官至魏黄门吏部郎,娶诸葛亮二姐为妻。孙子庞焕,字世文,官至晋牂牁太守。从子庞统,字士元。后来成为了刘备的谋士,任军师中郎将。庞统之弟庞林,是蜀荆州治中从事,后任魏钜鹿太守,封列侯。

管宁,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人。后世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据说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他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家中表兄弟们怜悯他孤独贫困,都赠予他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终。管宁成年后身高八尺,胡须眉毛长得很美。与平原人华歆、同县人邴原为好友,都到其他郡学习,并且都敬重亲善名士陈寔。

据《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记载: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汉末大乱之后,管宁一度和邴原及平原人王烈渡海到辽东避难,当时公孙度和公孙康等人有意征召管宁,然而却都无法说出口,曹操任司空后一度征召管宁,却被公孙康截断诏命,不对管宁宣布。

黄初四年,魏文帝曹丕诏令公卿大臣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曹丕就专门用安车前往征召他,管宁于是带着家眷部属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孙恭把他送到南郊,加倍赠给他服饰器物。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前后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14章 三国两大隐士,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040/503.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