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_第005章 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1/2)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汉末三国志 > 第005章 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1/2)

第005章 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1/2)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在历史上曹操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大奸臣,野心家,图谋汉室,虽然从实际上来说这样评价曹操也没错,不过有些事情不是以人力就可以改变的。

《魏武故事》上曹操就曾经说出过自己的一些心里话(注1)。

【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据《魏武故事》曹操下令说:“我最初被推荐为孝廉时,自以为本来不是隐居深山的知名之士,恐怕被世人看作平庸无能,打算好好处理政务,推行教化,以树立名誉,故在济南国任国相时,铲除残暴邪恶势力,公正地选拔人才。由于这样,受到强门豪族的忌恨,我恐怕给家中招来灾祸,就借口有病,回到家乡。当时年纪还不大,就在谯县县城以东五十里处修建书房,打算秋季与夏季读书,冬季与春季射猎,计划这样过二十年,等天下安定以后,再出来做官。但我未能如愿,被朝廷征召为典军校尉,于是改变主意,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使墓道的石碑上可以题写‘汉朝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的志愿。而后遇到董卓之乱,我兴起义兵。以后,我任兖州牧,击败黄巾军,迫使三十万黄巾军投降;又讨伐袁术,使他走投无路,穷困而死;击败袁绍,将他的两个儿子斩首示众;再消灭刘表,于是平定天下。我身为宰相∧⊥∧⊥∧⊥∧⊥,∞.↓.n±et,作为臣子达到尊贵的顶点,也已超出了我的愿望。假设国家没有我,不知会几个人称帝,几个人称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曹操一开始也是一位正直青年,以恢复汉室,救济天下为己任。最初曹操从政之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官,但做好官代价大,曹操不得已才离职,后来曹操从军,对抗黄巾,也是建功不少,志向更是封侯建业。董卓之乱后,曹操拒绝同流合污,逃离洛阳,第一个起义兵,后来在酸枣大营里曹操也是第一个出兵,曹操在刘岱死后管理兖州,平定了三十万黄巾贼,击溃了来犯的袁术,稳定一方,这些都可以看出来曹操的初心如何。

建安元年(196),曹操得到天子,迁都许昌后,虽然的确是扩张了自己的势力,也提升了自己的声望,但不可否认,曹操这样做也大大恢复了朝廷的权威。在“十常侍之乱”、“董卓之乱”以及“李郭之乱”后,天子已经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一国之主,天下也是四分五裂,朝廷的权威更是降到了东汉以来的最低点,当时那些坐镇一方的诸侯都是野心勃勃。

其中刘焉是最早的一位,他造作乘舆车服千余乘,在西河议圣人论;刘表在和曹操关系恶化之后,甚至郊祀天地,礼仪拟指君主;袁术则干脆在淮南,其兄袁绍也试探过臣下。所以曹操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并不是一句虚言,而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多数诸侯就是因为曹操的存在还维持着朝廷的尊严才没有走出最后一步。

这方面而言,曹操对于大汉的确是一个功臣。

【情势所迫,无可奈何】

在谈完自己对于大汉的贡献之后,曹操还说到:“或许有人看到我势力强盛,又生性不信天命,恐怕会随便猜测,说我有篡位的野心,每一想到这些,心中就感到不安。所以,向你们述说这些话,都是我的肺腑之言。然而,想要我就这样放弃所统领的军队,交还给主管部门,回到我的封地武平侯国,实在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我确实害怕自己一离开军队就会被人谋害,既是为我的子孙打算,又因为我一失败就会使国家危亡,所以,我不能追求虚名,而遭受实际的灾祸。然而,我的封地共有四个县,享有收取三万户百姓租税的权利,我的品德怎么能配得上呢?天下尚未安定,我不可以辞去官位;至于封地,是可以退让的。如今,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封地归还给国家,只享受武平的一万户百姓的租税,姑且以此来减少对我的诽谤议论,同时也稍微减轻我的责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05章 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040/263.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