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哟嘿~爬山坡哟,爬上山坡想唱歌,哟嘿……唱着我的妹妹啊好妹妹啊……”
空荡的山谷传来阵阵歌声,声音虽然不是很高亢嘹亮,但歌腔听起来显然经过了时间锤炼,婉转绵长,顺滑自然。张建国吆喝着羊和马在这山谷中前行着,他要把牲口赶到半山腰,在山上放牧,也不怕毁人庄稼或是啃食人家的树苗。
河庄公社是在连起山脉余脉是山里山外的交接处,这里毗邻深山和平原,是多民族的交界,由于地理位置得原因,使得多民族文化在这里能够得以传播,碰撞,交流,外界的文化由此传向山里,最后达到融合。张建国的歌曲在自己的曲风里即混有山歌的嘹亮又混着杂七杂八听来的的自己也不知道出自哪里的歌曲。
这里在一些村落,可能是单一民族聚居,也可能是多个民族混合居住,衣食住行、宗教信仰都包含着不同的文化。
虽然现在思想开放,对文化差异越来越包容,但依旧免不了冲突和摩擦,在这种地方生活,学习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尊崇禁忌,甚是必要。
这里离平原城市,但在城里人眼里,这里也是个穷山沟沟。毕竟四周都是高山,就如同一堵堵监狱的高墙不但在地理上也在世俗上包围了她。
只有出山的一条路!
这条路是解放军来这里驻扎后修的,一条石子路横穿而过,把山里与外面世界相连接。
这大山丝毫不留恋她的孩子!或许她心中也会有些许留恋,但孩子是会嫌弃她的。所以,通过这路去看外面的世界甚为必要。
这里是黄河的分支上游,这时候退耕还林是没有的,大家都在像大山索取。除了山下平地上依旧会种上苞谷,小麦和山脚的谷子糜子,各个村子附近的山上全是清一色的黄土山,黄的寂寞,黄的苍凉。只有稀稀拉拉的杂草和远处遥望的绿,绿得发黑,幽深黑暗。
五月的天,山脚之下,镶嵌分布着一块块嫩绿,好似青楼女子在招徕顾客。多么想让人亲她爱她!
若是从村寨里把视线抛向远方,眼前就是一幅展开的画卷,这画卷旗帜鲜明地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青葱翠绿,浓密凝重,像是翡翠一般流动着;而一部分则是一片浅黄,只是这浅黄有明暗区分。黄、绿两种颜色在这清晨——可人的缓缓升起像一个勾人的的阳光中,相互试探,相互融合。
“老师,你有没有感觉时间好快呀,我感觉才开学没几天呢!没想到就期中考试了。”说这话的是两人中体格较为健壮的孩子,名叫林动,剃着最普遍的寸头,浓眉,大眼,体格在同龄人中绝对算是佼佼者,张建国没有立即回应他,他又接着抱怨道,“要是可以的话,我愿意放一辈子的牛。”
“胡说,你要放一辈子牛,你老汉不打死你。”张建国说道。
虽然在村小学教书,一直没有资格证,教师资源极其匮乏,而张建国又读过几年书,便到村里小学任教,谈不上艰难,但也说不上舒适。
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每个人拿个尿素袋子上山拾牛粪羊粪。教育资金有时候连教师工资都发不了,所以冬天学校是没有取暖费的。
半夏时节当城里孩子在春游的时候,蟹沟大队小学的4个老师带着六个年级学生开始筹备冬天的燃料。
这时候组织大家捡够过冬的粪便,到了冬天每个班级每个同学组队轮流带煤块放火——天不亮,赶在上学前就要把教室的炉子升起火。
张建国把自家的牲口也赶上了山可谓是公私兼顾。
捡粪的时候时间过得挺快,大家都带着午饭,都是开水就馍馍。太阳到南边的时候大家开始先吃午饭……
“我觉得张老师很好,待人和善,教书也好。”李顺吃着饭说话了,李顺就是给领导套兔子的大黑狗李晨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咱是农民 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春游,网址:https://www.at55.net/381/3819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