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_第017章 上庸再变(1/2)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汉末三国志 > 第017章 上庸再变(1/2)

第017章 上庸再变(1/2)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诸葛亮到汉中之后并没有立刻发动攻势,而是先期观察准备了一年的时间,并且同时联络蜀汉旧将孟达,企图引孟达依附,可惜孟达摇摆不定,最终被司马懿所讨伐。

延康元年,孟达因为不满于刘封,叛乱蜀汉,投靠曹魏,并且得到了魏主曹丕的重用,还和夏侯尚、桓阶等人结为好友。

然而世事变化无常,数年后曹丕、桓阶、夏侯尚都已经去世,孟达在曹魏集团几乎没有了盟友,又和曹睿没有多少联系,等于失宠,所以孟达心中不安,蜀丞相诸葛亮即暗中与之通信,图谋叛魏。巧合的是当年孟达和刘封不和,现在又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

当初,蜀将孟达投降之时,魏朝待他非常优厚。司马懿就认为孟达的言行狡诈不可信任,然而屡次进谏不被接受,朝廷还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封侯爵,假节。

孟达于是连结东吴,巩固蜀对他的信任,暗地图谋中原。蜀丞相诸葛亮厌恶孟达反复无常,又忧虑他危害蜀国。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怨仇,诸葛亮欲加深他们之间的怨仇,派郭模诈降魏,去拜访申仪,故意泄露孟达欲叛魏的计划。而申仪与孟达不和,早就数度上言孟达有二心准备投靠蜀国,于是孟达听说自己的谋划泄露后,立刻准备起兵。

据《魏略》记载,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魏兴太守申仪与达有隙,密表达与蜀潜通,帝未之信也。司马宣王遣参军梁几察之,又劝其入朝。达惊惧,遂反。

当时明帝已经下诏令使司马懿屯兵于宛,加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他恐孟达迅速发兵,写信告诉他说:“将军昔日抛弃刘备,托身于我国,国家将疆场重任委托给你,并将伐蜀的事也托付给将军,至诚之心可谓如天上白日。蜀人不论愚智,对将军莫不痛恨。诸葛亮欲破坏你和魏的关系,只苦于没有办法。郭模所说的并非小事,诸葛亮怎能忽视此事而让郭模泄露,此中道理是容易明白的。”

孟达得信大喜,谋魏之事犹豫未决。司马懿即暗地进军讨伐。诸将认为孟达与吴蜀互有冲突,应先观望而后动手。司马懿却说:“孟达无信义,现在正是他们互相猜疑的时候,应当在他未作出决定的时候消灭他。”于是快速进军,一日行二日路程,八天便到了上庸城下。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和木阑塞进军以救孟达,司马懿分派诸将阻截吴、蜀军队。

开始孟达给诸葛亮写信说:“宛离洛阳八百里,离我处一千二百里,听到我起事的消息,当上表给天子,来回路程,须一个月时间,那时我的城池已经修整牢固,诸军都作好了准备。我处在深山险道之中,司马公必不会亲自来,其部下诸将来,我不会有忧患的。”及魏兵到,孟达又告诸葛亮说:“我起事八日,而魏兵已至城下,多么神速啊!”上庸城三面河水阻隔,孟达在城外立木栅以巩固城防。司马懿渡水破坏了木栅,直抵城下。分八路攻城,攻了十六日,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开门出降。

《魏略》记载:宣王诱达将李辅及达甥邓贤,贤等开门纳军。达被围旬有六日而败,焚其首于洛阳四达之衢。

司马懿斩孟达后,首级传至京师。俘获万余人,整顿军队回到宛。又鼓励农桑,禁止浪费,南方百姓都喜悦而归附,后明帝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

当初,申仪长期在魏兴作太守,疆场之事独断专行,常假借皇帝旨意刻印授官。孟达被杀,申仪心中有疑虑。当时诸郡守因司马懿新捷,多送礼祝贺,司马懿不但不禁止,还使人暗示申仪也当来祝贺。申仪到后,司马懿却质问他承圣意刻印的情况,还将他拿下送往京师。又将孟达余众七千多家迁往幽州。蜀将姚静、郑他等率部属七千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17章 上庸再变,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040/423.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