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_第057章 魏武帝曹操(1/2)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汉末三国志 > 第057章 魏武帝曹操(1/2)

第057章 魏武帝曹操(1/2)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曹操三国时代的代表性人物,纵横东汉末年,参与了很多的大事件。然而人无完人,曹操虽然是三国时代的霸主,但其中手中扎染的无辜之人的鲜血也是很多的。

【代表性的人物】

在三国时代里,曹操是最具代表性的大人物之一,他参与了东汉末年几乎所有的大事件,这基本没有其他人能做到。

其中包括黄巾大起义、十常侍之乱、董卓入京,关东诸侯伐董、迎天子迁都许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襄樊大战等等,可以说曹操一直在三国时代的漩涡之中,这就连刘备、孙权和袁绍都没能做到。

【屠夫】

曹操在后世风评不好,很大一就是因为其屠戮过多,这一别人差不多是偶尔,但曹操和董卓却基本是常态,董卓杀百姓、杀士卒、杀士族、杀官吏,曹操也干了。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三屠徐州,初平四年(19),曹操父亲曹嵩为徐州士兵所害,曹操为父复仇,大举入侵徐州,所过之地,血流成河,据记载“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次年(194),曹操再次入侵徐州,“所过多所残戮”。

《资治通鉴》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遇操至,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攻取应、睢陵、夏丘,皆暑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及建安三年(198)曹操讨伐吕布时,他屠彭城,并且“决泗、沂水以灌城”。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更是在战胜之后坑杀袁绍军队七万余人,“余众伪降,尽坑之”,裴松之曾经说过:“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

建安十年(05)高干降而复叛,曹操亲自率军讨伐壶关,高干求援不在,当时曹操下令:“城陷之后,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后曹操在曹仁的劝谏下,才放弃这个命令,最终攻克壶关。

建安二十年(15)曹操出兵讨伐汉中,“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

除此之外,死在曹操手里的士族也不少,除了前文已经说过的孔融、许攸、边让、荀彧、杨修等人之外,还有娄圭、崔琰等。

娄圭是司隶京兆人,年青时与曹操有交情,曾经随曹操平定冀州,南征刘表,击破马超,立有功劳,在关中之战时连曹操都曾经感叹他的计谋。后来曹操和他的儿子们一起出去游玩,娄圭当时也一起随行。因言语不当,被曹操认为有意诽谤,遭杀害。

崔琰,字季珪,是清河东武城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的从兄,曹操帐下谋士。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对他也很敬畏,曹操在征讨并州时,曾经留下崔琰在邺城辅佐曹丕,崔琰后将巨鹿人杨训推荐给了曹操。

建安二十一年(16),曹操作魏王,杨训上表称赞曹操的功绩,夸述曹操的盛德。当时有人讥笑杨训虚伪地迎合权势,认为崔琰荐人不当。崔琰从杨训那里取来表文的草稿一看,写信给杨训说:“读表文,是事情做得好罢了!时间啊时间,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也一定会发生变化的!”

崔琰的本意是讽刺那些批评者好谴责呵斥而不寻求合于情理。有人却报告说崔琰这封信是傲世不满怨恨咒骂,曹操发怒说:“谚语说‘不过生了个女儿耳’。‘耳’不是个好词。‘会有变的时候’,意思很不恭顺。”从此罚崔琰为徒隶,派人去看他,崔琰言谈表情一也没有屈服的意思。曹操的令文说:“崔琰虽然受刑,却与宾客来往,门庭若市,接待宾客时胡须卷曲,双目直视,好像有所怨忿。”于是赐令崔琰死。

相对于董卓而言,曹操并没有他那么残暴,但曹操手中沾染的鲜血和性命,董卓恐怕也是无法企及的。

【曹操的性格】

历史上曹操的性格是比较复杂和矛盾的,但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57章 魏武帝曹操,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040/350.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