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动力_背景资料 小行星带(1/5)_竞技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竞技小说 > 源动力 > 背景资料 小行星带(1/5)

背景资料 小行星带(1/5)

上一章源动力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简介

行星带(asridl)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行星密集区域,由已经被编号的10,4颗行星统计得到,98.5%的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由于这是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估计为数多达50万颗,这个区域因此被称为主带,通常称为行星带。距离太阳约.1-.64天单位的空间区域内,聚集了大约50万颗以上的行星,形成了行星带。这么多行星能够被凝聚在行星带中,除了太阳的万有引力以外,木星的万有引力起着更大的作用。

行星带由原始太阳星云中的一群星子(比行星微的行星前身)形成。但是,因为木星的重力影响,阻碍了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许多星子相互碰撞,并形成许多残骸和碎片。行星带内最大的三颗行星分别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径都超过400公里;在主带中仅有一颗矮行星—谷神星,直径约为950公里;其余的行星都较,有些甚至只有尘埃大。行星带的物质非常稀薄,目前已经有好几艘太空船安全通过而未曾发生意外。在主带内的行星依照它们的光谱和主要形式分成三类:碳质、硅酸盐和金属。另外,行星之间的碰撞可能形成拥有相似轨道特征和成色的行星族,这些碰撞也是产生黄道光的尘土的主要来源。

在1年,德国天学家波得在他编写的《星空研究指南》一书中总结并发表了6年前由一位德国物理学教授提丢斯提出的一条关于行星距离的定则。定则的主要内容是:取0、、6、1、4、48、96……这么一个数列,每个数字加上4再用10来除,就得出了各行星到太阳实际距离的近似值。

如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0+4)/10=0.4(天单位)

金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10=0.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6+4)/10=1.0

火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10=1.6

照此下去,下一个行星的距离应该是:(4+4)/10=.8

可是这个距离处没有行星,也没有任何别的天体。波得相信“造物主”不会有意在这个地方留下空白;提丢斯则认为也许是火星的一颗还没有发现的卫星在这个位置上的,但不管怎么提丢斯——波得定则在“.8(天单位)”处出现了间断。当时认识的两颗最远的行星是木星和土星,按照定则的思路继续往外推算,情况是令人鼓舞的,定则给出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对比如下:

定则给出的数据各行星到太阳的实际距离(天单位)

水星0.40.8

金星0.0.

地球1.01.000

火星1.61.54

木星5.5.0

土星10.09.554

定则算出来的那些数据与行星距离十分相似,于是大家开始相信“.8“那个地方应该有颗大行星补上,波得为此向其他天学家呼吁,希望共同组织起来寻找这颗“丢失”了的行星。一些热心的天学家便开始搜索“丢失”的行星,好几年过去了,毫无结果。正当大家有灰心准备放弃这种漫无边际的搜寻工作时,181年英国天学家赫歇耳地无意中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大行星——天王星,令人惊讶的是,天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9.天单位,和提丢斯-波得定则算出的结果(19+4)/10=19.6竟然符合得好级了。这一下子,定则的地位陡然高涨,几乎所有的人对它都笃信无疑,而且完全相信在“.8”空缺位置上,一定存在一颗大行星,只是方法不得当,所以才一直没有找到。…,

行星带可是很快十多年又过去了,这颗“丢失”的大行星依然杳无音信。直到1801年初,一个惊人的消息从意大利西西里岛传出,那里的一处偏僻天台的台长皮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源动力 最新章节背景资料 小行星带,网址:https://www.at55.net/80/80192/3.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源动力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