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做皇帝_第五十一章 君欲治国当问谁(1/2)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穿越战国做皇帝 > 第五十一章 君欲治国当问谁(1/2)

第五十一章 君欲治国当问谁(1/2)

上一章穿越战国做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赵括眼见自己扔出诡辩的命题,缠住了那道家老士子,忙回过神来,接上前面的思路,继续高声阔论着自己的杂学治国之道:“治国之道,非纠结于某一家之学说,于国有益者,尽可拿来为我所用。”顺势间,赵括又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两千多年前的稷下学宫卖弄了一番。

“儒家克己复礼,期仁君内圣外王。此乃治国一道也!”赵括接着朗声道,见众人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心知自己论述尚浅,赵括连忙又加上几句:“诸位,周公制礼,天下归宁;鲁国礼治王道,却惨遭吞并。何也?时移事易也。大周治世,礼治昌明;且观韩、赵、魏三家分晋以来之战国,烽火四起、百姓流离,鲁国君臣不知强兵富民,一味迷信礼治,其国何能不亡?儒家礼治,亦可行之道,但应因时而变,不可拘泥。”

赵括对儒家的礼治,先褒后贬,且有理有据。满席的儒家士子虽面露不满之色,但却抓不住话柄反驳,只能懊恼地困坐席间。

“赵国士子观人性何如?”主席台上的荀子终于忍耐不住,抛出了他今日正在苦苦思索的问题。荀子大师也想听听这满口奇谈怪论却难以驳倒的士子,对人性到底如何看法?

赵括此时毫未犹豫,对荀子拱手道:“大师,以我之见人性本恶!”

“何以见得?”荀子紧接着问道。

“人之降世,开口即哭,索乳、索食,岂不是人性本恶的最佳例证!”略加思索后,赵括朗声答道。

主席台上当世大儒荀子,此时捋着长须,低头陷入了沉思,不经意间,一根花白长须却被捻断。怕是赵括绝不会料到,今日的一番酣畅淋漓的论战,竟激发了荀子潜藏的智慧,催生了若干年后的一个新儒学大家,更胜历史上的那荀子数筹。不过,这已经是另卷后话了。

安平君田单此时却笑意甚浓,笑意下的田单隐藏着深深地机心:“这赵飞到底是何方神圣?师承何人?寻常的士子,怎能有这般见识?此来临淄意欲何为?”

“赵飞仁兄,敢问请评判我法家治国何如?”,那法家士子刘思冲着赵括一拱手,恭敬地说道。适才赵括否定了儒家的礼治于此乱世的可行性,痛扁道家的小国寡民,顿时令法家士子刘思大为畅快。

赵括连忙拱手还礼,客气地说道:“法家慎到大师、商君鞅皆赵飞心仪之高人。法家治国,务必以国富兵强为要旨。但列国冒然变法,实则处处皆险途。”

“赵仁兄何处此言?”那法家士子刘思急忙追问道,见赵括言及变法的凶险,语气间不由得甚为急切。

赵括不慌不忙,朗声道:“韩国申不害变法,何以衰败;申不害变法整顿吏治,编练新军,人称‘劲韩’。但一朝开战几乎被魏国所灭。此固有非根本变法之故,实更可见大争之世变法之艰险。尔国欲变法图强,他国是否见容?秦国孝公、商君韬光养晦二十余年,变法始成,独得远离山东六国大争漩涡之福也!山东列国连连征伐,闹成了一锅粥,示弱于外的秦国默默地变法求治,这才有了今日之强秦!”

简短却明锐的一番话,说得法家士子刘思频频点头。秦之所以变法强盛,韩之所以变法衰败,被赵括谈笑间剖析得透彻明白。

“赵兄一席话,令刘思茅塞顿开,刘思拜谢赵兄的教诲!”那刘思倒也是个直爽之人,见赵括学识渊博且见解独到,远远超出自己,当下躬身便拜。

“赵某今日狂悖,还望先生莫怪!”赵括急忙躬身还礼,赵括心想:“你赵括风头已经出尽,该收敛时且要收敛。被人误以为狂悖之徒,那就过犹不及了!”还礼后,赵括默然落座,好像刚才的机锋、宏论竟如过眼云烟一般,消散殆尽。

那荀子大师此时犹自沉思,沉思着赵括的“礼治不合时宜论”,沉思着时移世易论,沉思着赵括的变法凶险论。刹那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战国做皇帝 最新章节第五十一章 君欲治国当问谁,网址:https://www.at55.net/78/78142/58.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穿越战国做皇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