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大宋_第一一二章 学堂的女先生(1/4)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宰执大宋 > 第一一二章 学堂的女先生(1/4)

第一一二章 学堂的女先生(1/4)

上一章宰执大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学堂建好了,钟浩现教书先生却没有着落。★

平西军内识字的都没几个,更别提教书了。至于牢城营的那些配军,呃……这个不提也罢!

钟浩手下只有这些人,这教书先生还真是个问题。

钟浩想了一圈,现静羌寨的这学堂的先生,似乎暂时还真的只有自己能当。

钟浩不禁有点愁。自己还要统筹静羌寨的诸多事宜,偶尔去教教孩子们可以,可是没有工夫天天去教孩子们啊。

今天中午吃饭,可瑶见钟浩闷闷不乐,不由问起缘由。

钟浩便把静羌寨学堂缺教书先生的事情跟可瑶说了。

可瑶听了不由的在旁沉吟。

等钟浩吃完饭,可瑶想要说什么,张了张嘴,却又止住了。

钟浩瞥见可瑶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由的笑道:“可瑶你有什么话,直说便是,跟我不用客气!”

可瑶鼓了鼓勇气,脆声道:“奴家想问一下这学堂的先生需要什么条件?”

钟浩苦笑道:“还要什么条件,能识文断字就行了!”

可瑶问道:“奴家勉强读过一些书,不知道奴家当不当得起这个先生?也不知道奴家一介女流适不适宜做学堂先生?”

钟浩大喜,笑道:“啊,好啊,女流怎么了,咱们静羌寨可没有那么多讲究,你要能当先生,那可是太好了。咱们这学堂,也不暂时不要求做什么学问,能教他们识文断字就好,就先把《百家姓》和《千字文》让他们学会,对这两本启蒙书籍上的字,会认会读会写便是!”钟浩对这学堂的学生要求也不高,能识能写些常见字便好了。

听了钟浩的话,可瑶脸上一红,赧然道:“奴家只学过《千字文》,《百家姓》却未曾学过,那是不是难以胜任啊?”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在隋唐时期早已普及。隋唐时期的沙州和中原王朝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千字文》自然在沙州非常普及。而《百家姓》则是成书于宋初,此时沙州和中原王朝已是隔着许多异族政权,联系早已少了很多,《百家姓》在沙州不流行也非常正常。因此,钟浩听可瑶说自己识字,却没学过《百家姓》倒也不奇怪!

钟浩对可瑶微微一笑,说道:“没事,也不拘囿于那两本教材,只要能教他们认字便行了。到时我给你另外一本童蒙教材《三字经》,你教完了《千字文》,再教《三字经》便是!”

其实,钟浩本来就觉得《百家姓》远不如《三字经》使用,毕竟《百家姓》只是单纯的按韵律排列了几百个姓氏,并没有什么文理,学不到什么日常知识,只是单纯的作为识字的教材。而《三字经》的内容却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能让孩子学到很多的知识。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所以,钟浩觉得不学《百家姓》也没什么,倒是自己默一本《三字经》,让可瑶用《三字经》代替便是!

可瑶听钟浩的话,看来是愿意自己做这个教书的女先生了,不由的喜上眉梢,脆声道:“那奴家就教教试试,还要公子多多指点!奴家若是做得不好,公子也随时提出来!”最近,可瑶每日在营房中除了伺候钟浩起居,别无事情可做,无聊得很。此时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做,倒是很是高兴。

钟浩笑道:“可瑶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的。”钟浩巴不得可瑶能做这教书先生,那样才能解放自己。

……

钟浩最后统计的平西军家属中,五到十二岁的适龄学童有六十多个。

之所以只让五到十二岁的学童入学,是因为钟浩觉得太小的学不了,还是让他们多玩耍几年,留下个快乐的童年好些。十二岁以上的在学有些不太赶趟了,再说静羌寨人手太有限,他们还要去帮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宰执大宋 最新章节第一一二章 学堂的女先生,网址:https://www.at55.net/76/76324/120.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宰执大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