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_第086章 拥有气运之人(1/2)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汉末三国志 > 第086章 拥有气运之人(1/2)

第086章 拥有气运之人(1/2)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历史上孙皓在继位之后,就开始了迷信、昏晕、残暴的掌权生涯,在如此不稳定的管理下一直持续了整整十七年(264-270),不得不说孙皓在当时是有大气运加身的。

【拥有气运之人】

历史上孙皓是如此的操蛋,他昏晕、迷信、残暴,然而为什么他还能好好的做了十七年的皇帝呢?我个人分析了很久,认为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他运气够好!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原谅我想不出其他的理由了。

从孙皓的表现来看,他一直以来变化都不大,除了上台之初装模作样了几天,很快就原形毕露了,忘恩负义的处死了濮阳兴和张布,后来还准备毒死万彧,这点和这些老兄的失察也有着很大关系。

首先是孙皓的上台,实际上和他父亲孙和也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年孙和在二宫之争中实际上是一个很悲剧的角色,后来还被孙峻逼迫自杀,所以同情他的大臣很多,孙休死后,孙皓能继位,这就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孙皓的残暴可能也和这点有关,孙皓作为孙和的长子,可能认为孙吴本来就是他家的,所以觉的所有人都欠他的,又在之前家里失势的时候可能得低头下气,所以反弹的非常厉害。

孙皓继位之初,蜀汉已经灭亡了,很快司马昭也去世了,司马昭的继承者司马炎在掌权之后,第一目标并不是孙吴,而是准备改朝换代,所以吴国得以偏安一方。晋代魏后,司马家还需要一些时间消化,也就没多管吴国。

孙皓反而以为这是一个机会,遂大举伐晋,损兵折将最后只是勉强收回了交趾等地。当时孙皓能收回交趾,一方面是因为得到了熟悉当地环境的陶璜帮助,另一方面是因为晋交州刺史霍弋恰好去世了,在交州的晋军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援。

平定交州两年后步阑作乱,背叛孙吴,投靠了晋朝,当时司马炎派羊祜、杨肇等人率兵支援。以正常的情况来说,这一战羊祜、杨肇以及步阑表现都没有什么大的失误,步阑固守坚城,羊祜、杨肇率领重军支援,而孙皓掌权已久,孙吴国内不安,军心不稳,实际上晋军才应该胜利的,之后再进一步的话就可以灭亡孙吴了。

然而羊祜、步阑等人悲剧的遇到了陆抗,大好局面被陆抗硬生生的翻盘了,就连最后吴将朱乔、都督俞赞的临阵倒戈都被陆抗所逆转,然后晋军就被打的怀疑人生了,导演,这剧本不对啊!

在交趾之战以及西陵之战晋军先后失利后,就算当时他们明明知道孙皓惨败不仁,但晋朝上下已经丧失了一举灭吴的信心。事后羊祜还深刻的反省认识到:吴国的国势虽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荆州尚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将领主持军事,平吴战争不宜操之过急。于是,他采取军事蚕食和提倡信义的两面策略,以积蓄实力,瓦解对方,寻找灭吴的合适时机。

于是又过去了几年。很快陆抗去世了,孙皓也没有丝毫改变,吴国江河日下,等到了晋咸宁二年(276),司马炎改封羊祜为征南大将军,恢复其贬降前的一切职权,开府仪同三司,可以自行辟召僚佐。此时,羊祜觉得灭吴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于是上书请求发兵伐吴,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请伐吴疏》。这奏疏得到了司马炎的肯定,却遭到了朝内其他大臣的反对,权臣贾充、荀勖、冯紞等人的态度尤为激烈。他们提出西北地区的鲜卑未定,不应该两线作战。只有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等少数人赞同。恰好在此时胡人扰乱边境,晋军在秦、凉屡有败绩,羊祜的提议就此被搁置。

其结果就是羊祜基本做好了灭吴的所有准备,到死却都没能看到吴国的灭亡,直到三年后,羊祜举荐的杜预再次提议伐吴,最终被司马炎采纳,晋太康元年(280),晋军六路讨伐孙吴,王濬近逼建业,孙皓选择投降,吴国正式灭亡,三分归晋。

孙皓在成为吴国皇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86章 拥有气运之人,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040/575.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