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_第081章 吴郡大族陆氏(1/3)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汉末三国志 > 第081章 吴郡大族陆氏(1/3)

第081章 吴郡大族陆氏(1/3)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在孙吴历史上,江东有着很多的世家大族,其中以陆家最为显赫,当时陆家先后有陆逊、陆凯以及陆抗,这三位有两位官居丞相,一位是大司马,除了皇氏孙家之外,哪怕是同样在吴郡的顾家和全家也无法和陆家相比。

【英年早逝的陆绩】

陆绩,字公纪,汉末庐江太守陆康之子。

陆绩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孙策占领江东后,在吴郡,张昭、张纮、秦松作为上宾,一起讨论关于当下四海尚未泰平,须要用武力来平定各地,当时陆绩因年少,所以坐在最后面,于是他在远处大声说:“当年管夷吾在齐桓公下任相,九次聚合诸侯,一统天下,不用兵车。孔子说:‘远处的人不服从,只要专心修正文德,他们自己就会来投降的。’现今讨论的人不务求怀取道德的技术,而只是崇尚武功,我陆绩虽是年幼无知,但还未能安心。”听到少年陆绩的回答,张昭等人对他甚为惊异。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承事业,辟陆绩为奏曹掾,专注于正确的道理。后转任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让他统领士兵二千人。不过陆绩有脚疾,而学养深厚,为官不是他的志向。在军中不废著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历史上庞统对其也颇为推崇,曾经评价: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绩去世,年仅三十二岁。陆绩留下两男一女,都只有几岁就返归乡里,他的侄子陆瑁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抚养,到长大后才分开。

【君子陆瑁】

陆瑁,字子璋,陆逊之弟。陆瑁年少时就爱好学习,信守情义。陈国人陈融、陈留人濮阳逸、沛郡人蒋纂、广陵人袁迪等,都是出身贫寒而心有大志之人,都前与陆瑁交游相处,陆瑁常分出自己珍美物品与他们共同享受。以至于同郡人徐原,移居会稽,与陆瑁素不相识,临死前留下遗信,把自己幼小的孩子托付于他,他给徐原修建坟墓,收养教育徐原的儿子。陆瑁的叔父陆绩去世很早,留下两男一女,陆瑁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抚养。州郡征召举荐他,他都不去就职。

当时尚书暨艳极为热衷于对人物褒贬评议,在选议三署官员时,颇喜爱宣扬别人不体面的过失,以显示自己严于谴责。陆瑁写信劝谏他,不能照陆瑁所说的去作,终于招致败亡。

嘉禾元年(232),朝廷公车征召陆瑁,任他为议郎、选曹尚书。孙权忿恨公孙渊巧诈反复,打算亲自前往征讨,陆瑁两度上书规劝,孙权才听从。赤乌二年(239),陆瑁去世。

【左丞相陆凯】

相比陆逊和陆抗而言,陆凯在后世知名度就比较低了,但此人在孙皓时期,和陆抗一内一外都是当时吴国的中流砥柱。

陆凯,字敬风,他是丞相陆逊的族子。黄武初年(222),陆凯任永兴、诸暨县长,在此职任上有政绩,被授予建武都尉,带领军队。虽说他统领兵众,但手不离书本,尤其喜爱《太玄经》,论评推衍该书的含意,用蓍草卜筮便见应验。后来陆凯任儋耳太守,征讨朱崖,斩俘贼寇有功,被升任为建武校尉。

孙权去世后,五凤二年(255),陆凯在零陵讨伐山贼陈毖,斩杀陈毖告捷,被任命为巴丘督、偏将军,封爵都乡侯,转任武昌右部督。他与众将共赴寿春作战,回师后,被升为荡魏、绥远将军。孙休登上皇位,陆凯被任命为征北将军、假节兼豫州牧。孙皓登上皇位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81章 吴郡大族陆氏,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040/570.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