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_第059章 二宫之谈(1/2)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汉末三国志 > 第059章 二宫之谈(1/2)

第059章 二宫之谈(1/2)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历史上孙和和孙霸的二宫之争明显是孙权放纵的结果,他在这次党争中狠狠的打压了江东本土大族的势力,然而最后孙权也明显玩脱了,为了稳定局势,不得不彻底废掉了孙和与孙霸,改立其他儿子为太子。

【打压江东大族】

在孙吴建国之后,江东大族发展很快,陆逊成为了上大将军,位于三公之上,东吴统帅第一人,顾雍则成为了丞相,江东文官之首。

当年,淮泗集团的强大使得孙权忌惮,最终孙权虽然没有明着打压淮泗集团,但在吕蒙之后却在军事上以陆逊为首,丞相孙邵去世后,拒绝百官推荐张昭的建议改以顾雍担任,都明显可以看出来孙权在借助江东本土大族的势力对抗淮泗集团。

然而这些年过后,却形成了江东大族做大的情况,陆家、顾家、全家等吴郡大族都势力庞大,引起了孙权的忌惮,而这些家族在江东势力根固,并不好对付。在长子孙登死后,孙权几乎是故意让三子孙和与四子孙霸打擂台,其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找借口打压这些江东大族。

在当时曹睿和诸葛亮都已经去世,孙吴的外部环境比较稳定,孙权的确是有资本开始处理一些内部问题的。

历史上参与二宫之争的主要大臣有太子党的丞相陆逊、太常顾谭、左将军朱据、威北将军诸葛恪、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鲁王党则有骠骑将军步骘则与镇南将军吕岱、卫将军全琮、越骑校尉吕据、中书令孙弘等人。

这些人中丞相陆逊、太常顾谭、左将军朱据、卫将军全琮、大都督施绩都是吴郡大族出身,属于江东本土势力的代表,他们所受到的打击也最严重,其他人则基本都没有受到什么处罚。

从时间上看,二宫之争一开始受牵连的人很多,包括了顾谭、顾承、姚信、陆胤、吾粲、张休等多人,然而在赤乌八年(45)陆逊死后,就基本没有什么人在因此获罪降职,或者被处死了,直到五年后孙权废掉孙和。

陆逊死后,孙权以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车骑将军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分荆州为二部:以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大将军,督右部,自武昌以西至薄蒲圻;以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督左部,代陆逊镇武昌。

其中丞相步鹫、大将军诸葛恪以及上大将军吕岱明显都是归属于淮泗集团。

可以看出来,到了这个时候,孙权对于打压江东本土大族的举动已经告一段落,甚至可以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正常情况下,孙权已经可以结束这次二宫党争了,结果孙权却在陆逊死后五年多才废掉孙和,处死孙霸,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孙权此时已经玩脱了,他收不了手了。

【玩脱了】

孙权默视纵容四子孙霸对抗太子孙和,挑起南鲁党争,借机打压江东本土大族,然而经过三年多的党争之后,孙权虽然达到了目的,事情却也超出了自己预料。孙权在陆逊死后,可能立刻就准备结束这一次党争,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孙权想要结束这次党争,看似很容易,给大臣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就行,只要明确的确定了他的继承人是谁,谁不是他的继承人,这次党争实际上就可以结束了,比如孙权废孙和,立孙霸,或者保孙和,直接驱逐或处死孙霸。

然而三年前孙权可以这样做,当时孙权快刀斩乱麻这样干就算驱逐了孙霸估计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现在不行了,因为现在废孙和或者罢孙霸已经不光是他儿子之间的事情了,而是整个孙吴的问题了,当时太子党和鲁王党对立,两派势力都已经发展的很大。孙权废孙和立孙霸,意味着他抛弃了整个太子党,保孙和废孙霸则意味着孙权放弃了整个鲁王党,而且孙权当时已经年龄很大了,还多次病重不起,就算孙权不追究失败党派,等到孙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59章 二宫之谈,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040/548.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