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_第071章 陈思王曹植(1/2)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汉末三国志 > 第071章 陈思王曹植(1/2)

第071章 陈思王曹植(1/2)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曹植是曹操和卞夫人所生的次子,一度和曹丕争夺过魏世子之位,其后表现糟糕,为曹操所放弃,曹丕上台后,曹植惨遭打压,后曹睿掌权,曹植希望能被其所用,明帝也置之不理,最终郁郁寡欢而逝。

曹植本人在文学方面成就很大,和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合称为“三曹”。

【郁郁寡欢】

作为曹操的儿子之一,正室卞夫人的次子,曹植在曹昂以及曹冲死后,和曹丕、曹彰等人一起都有了作为继承人的资格,曹彰勇武无谋,最早被排除在外,而曹植则是有才无德,后来也让曹操彻底对其失望。

早先曹操在外,曹植就一度因为饮酒过度,无视朝廷的律法,私自乘坐王室车马,擅自打开王宫大门,还在禁道上纵情驰骋,曹操就因此对其极为失望。曹植曾经还利用杨修作弊,也被曹操发现。曹植做事任性而为,曹操最终不敢让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是选择了相对稳一些的曹丕。而曹植没能当上世子之后,依然不知悔改,襄樊会战时,曹操派曹植去救援曹仁,结果曹植喝酒误事,曹操就此不再重用他。

曹丕上台后,曹植的好日子就结束了。曹丕对于他的弟弟曹植严加防范,先是诛杀曹植的党羽丁仪等人,将曹植遣回诸侯国。后来曹植被群臣起诉,曹丕虽然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只将他降为安乡侯,同年又改封鄄城侯。黄初三年(222),立曹植为鄄城王,食邑二千五百户。黄初四年(223),转封曹植为雍丘王。那一年曹植赴京朝见。黄初六年(225),文帝东征,回去的时候路过雍丘,到曹植的宫中与他见了一面,给他增加了五百户食邑。

曹丕死后,曹植的情况依然不见好转,还是多次被迁徙封地。太和元年(227),曹睿改封曹植到浚仪。太和二年(228),又让曹植回到雍丘。太和三年(229),曹植被改封为东阿王。太和六年(232)曹植参与了正月朝见。二月,明帝把陈郡的四个县分给曹植,封他为陈王,食邑三千五百户。

在曹睿时期,曹植多次表达了想为朝廷效力的心思,但曹睿对此无动于衷。据《魏略》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睿出征,是时斗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师自卞太后群公尽惧。及帝还,皆私察颜色。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

曹植总想与明帝单独见面交谈,讨论时政,希望能够被试用,终于没得到机会。回去以后,惆怅地绝望了,当时的法律对待藩国很严苛,部属都是商贾俗人,士兵给的也都是老弱病残,总数不过二百人。而曹植因为以前的过失,样样又减去一半。封地又是多次迁移,所以曹睿总是郁郁寡欢,很快就生病去世了。他死时四十一岁。

曹睿的遗嘱要求简单地举行葬礼,而且曹睿觉得小儿子曹志乃守家之主,欲立曹志为嗣(不立长子,这个感觉怨念很深啊)。起初,曹植登上鱼山,下临东阿,喟然叹息,便有了在那儿终老的愿望,于是兴建了坟墓。他的儿子曹志承袭了爵位,又改封济北王。

景初年间(237~239),明帝下诏说:“陈思王过去虽有过失,已经克制自己,谨慎行事,弥补了以前的缺失,而且从小到老,书籍不离手,实在难能可贵,命令收集黄初年间那些奏报曹植罪状的,公卿以下讨论过的,保存在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和大鸿胪的有关文件,一律销毁。记录曹植前后撰写的赋、颂、诗、铭、杂论一共一百多篇,制成副本,收藏在府内外。”曹志几次增加食邑,连同从前的共九百九十户。

【文学成就】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71章 陈思王曹植,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040/478.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