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_第004章“利益的小人”门阀世家(1/2)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汉末三国志 > 第004章“利益的小人”门阀世家(1/2)

第004章“利益的小人”门阀世家(1/2)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在东汉时期,如果想要成为官员的话一般主要通过察举、征辟两种方式。所谓“察举”是由地方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它的特点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另外注重被举人的声名。征辟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

但察举和征辟都有着很大的弊端。察举和征辟主观性强,客观性差,士人们可以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或者攀附权贵,贿赂请托。而且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大官僚们可以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就这样逐渐形成了一些强大的门阀大族,越往后,选官越先看族姓阀阅,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

恒灵时期已经形成了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其中以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最为出名。他们的力量就连那些权倾一时的外戚和祸乱天下的宦官们都不能轻视,需要和他们进行联结和周旋,在地方上,这些门阀世家的势力更为恐怖,他们甚至实质上统治了的这些州≡■≡■≡■≡■,▽.≯.n⌒et郡。

恒灵时代,宦官无德,外戚无能。那些为国为民正直的士大夫们也曾经抗争过,只可惜昏君高坐,邪魔当道。梁冀之李固,“五侯”、曹节、王甫之陈蕃、窦武、李膺,“十常侍”之张钧,均最终为道义而献身。

李固是典型的门阀世家中人,他的父亲是东汉中期三公司徒。年轻时李固便为了业多次不受辟命,后来大将军梁冀任命其为从事中郎,之后他还担任了荆州刺史、太山太守,并成功镇压了这两地的叛乱。李固是被外戚梁家一手提拔起来的,深受梁冀之父梁商和太后梁妠的信任。

建康元年(144),顺帝驾崩,由太子刘炳即位(即汉冲帝)太后梁妠临朝听政,任命李固为太尉,与太傅赵峻、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共同执掌朝政。由于李固希望清明政治,政见和梁冀完全不和,李、梁二人矛盾日益加深。

梁冀在给质帝下毒之后,质帝毒发,立即派人传召李固,并告诉了李固得病的来由,梁冀担心会泄露下毒的真相,对李固非常痛恨。再关于立清河王刘蒜还是立蠡吾侯刘志为帝的问题上,梁冀与刘蒜和李固矛盾进一步激化,李固和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等人想立年,有君子之的刘蒜为帝,而梁冀则想立好控制并且准备取他妹妹的刘志为帝,最终梁冀和中常侍曹腾(曹操的祖父)相互交通,强行拥立了蠡吾侯刘志,也就是汉恒帝,之后梁冀下定决心要除去李固。

最终梁冀利用恒帝对李固的怨恨之心(恒帝因为皇位问题对于李固十分痛恨)诬蔑李固与刘、刘鲔等散布妖言,将他们关进牢狱,导致李固惨死狱中,在李固死后,只有他的小儿子李燮逃脱了梁冀的毒手,子李基、次子李兹均在狱中丧命。

陈蕃、窦武、李膺在前中已经有了较多的提及。在对抗“五侯”为首的宦官集团时,李膺为首的“党人”们冲锋在前,陈蕃、窦武在后保驾护航,成功的打压了“五侯”,严重的打击了宦官势力。

但在随后宦官们的反击中,“党人”失利,李膺也被抓入狱,好在陈蕃、窦武救援及时,只发生了党锢,李膺等“党人”的生命并没有受到威胁。在恒帝死后,陈蕃、窦武在与以曹节、王甫为首的宦官斗争中,事败而死,全族被屠,没有死的族人也均被流放。二人死前,起用李膺为永乐少府,二人遇害后,李膺再被免职。

宦官们扩大打击发动第二次党锢后,李膺主动自首,被拷打而死,终年六十岁。

黄巾起义爆发后,郎中中山张钧上书弹劾十常侍,认为张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04章“利益的小人”门阀世家,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040/4.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