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_第015章 王允的故事(上)(1/2)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汉末三国志 > 第015章 王允的故事(上)(1/2)

第015章 王允的故事(上)(1/2)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王允在历史的记载中是一个完全的正面人物,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出淤泥而不染。

【出身名门,公正不阿】

王家是冀州的名门望族,王允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化熏陶,再加上他自己本身就十分聪慧,在少年时期他就已经被人刮目相看,同郡的郭林宗曾经见过王允一面,就被他惊叹道;“王允的习速度一日千里,是王佐之才啊!”随后便与之结交。

仅仅在19岁那年,王允便已经被别人被推举为郡吏。虽然王允的年龄不大,但并不代表他没有作为,相反在那个黑暗的时期,他敢于为民做主、秉公为官,敢于与强权作斗争。那个时候在晋阳一带,有一个叫做赵津的小黄门(宦官)在当地为所欲为、横行霸道、欺男霸女,老百姓们都深受其之害,但因为他在宫里有靠山,所以大家都有怒不敢言。王允知道之后,愤怒地对手下衙役们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赵津他以为自己是谁?”于是下令将其逮捕,斩首示众。

汉灵帝时期朝廷公开的买官卖官现象非常严重,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无人不为。王允的同乡中有一个叫做路佛的混混,他无德无才,但他仗着家里有钱,于是向当时的太守王球行贿要官,王球财迷心窍,很快就答应了。王允知道后≥∈≥∈≥∈≥∈,■.≡.ne︾t十分愤慨,他直接去找王球争辩,并将这件事情公之于众。王球大为愤怒,将王允捉拿入狱,甚至准备将其杀掉。幸好刺史邓盛救援及时,他带走了王允,并且请他做自己府中的别驾从事。王允十分感激邓盛,邓盛也很欣赏王允,于是在邓盛的帮助下王允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快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进入中央,正直不改】

不久朝廷三公同时征召王允,以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随后黄巾起义爆发,朝廷任命王允为豫州刺史,尚爽、孔融等名士担任王允的从事,消灭豫州一带的黄巾军。这虽然是王允初次领兵作战,但他却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他能与部下们共同协商策略,战斗中也能勇往直前。很快,在左中郎将皇甫嵩和右中郎将朱儁的帮助下,豫州一带的黄巾军被尽数消灭了。

在接受黄巾军投降的时候,细心的王允从农民军中搜查到一封中常侍张让的宾客所写的书信,信中涉及一些与黄巾军有关的内容。而张让是当时宦官中十常侍的首领纪人物,深受汉灵帝的信任,灵帝甚至说过张让是我父的话语,他掌控着朝廷大权,对于朝政有着莫大的影响力。王允并没有畏惧,他反而怀疑张让与黄巾军私通,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搜查,得到了更多的证据和信息,于是王允将这些整理成册,并写成奏折上达天听。汉灵帝看到之后大为震惊,他紧急招见了张让,可惜张让是何等奸诈狡猾的人物,他不仅不承认,反而倒打一耙说王允畏惧自己,故意诬陷,灵帝本身就对张让好感颇佳,于是相信了他,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张让并没有放过王允,他决定让王允好好的看一下自己厉害。等与黄巾军私通事情的头过了以后,张让立刻找了个理由将王允下狱,但赶上了朝廷大赦天下,王允被免罪释放,还官复原职。可是张让怎么可能让王允这么好过,十天不到,他便又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王允再次下狱,并准备判他死罪。

那时候朝廷里的很多高官以及王允的部下们都为他忧心忡忡,他们都希望王允向张让赔罪认错,以逃过此劫,但始终遭到王允的拒绝。有一次,王允的一位部下甚至带了一杯酒过来对他进行机激将说道:“如果你想死的话干脆喝下这杯毒酒算了。”但出人意料的是,王允一把夺过酒杯厉声说道:“我是堂堂天子的臣民,君王赐罪于我,我应当接受惩罚,按照王法在街头斩首示众,而且天下人都应以我为戒,不再违反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哪有私自吞喝毒药,以死逃避法律制裁的道理?你们不用再劝我了,我意已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15章 王允的故事(上),网址:https://www.at55.net/41/41040/27.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汉末三国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