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小组讨论在火红的晚霞中结束,圆桌会议在皎洁的月光下进行。
太祖奶和花影姨走出厨房,在当院摆好一个大圆桌,摆好凳子,放好馍菜汤说:“老爷太太少爷公主们,不要再闲谝了,该喝汤了。”
一家人坐在圆桌旁,哧溜哧溜地喝汤,高祖奶熬得绿豆小米汤,不稀不稠,不热不凉,高祖爷,干了一晌的活,又渴又累,走到桌子旁,先端住碗灌了一阵子,说“痛快”,才去洗脸,洗手。
等到高祖爷洗漱完毕,坐到桌上,一盘糖醋里脊和蒜泥黄瓜都被四个孩子吃完了,而他们面前的馍和汤却都没有动,高祖爷说:“你们这几个小鬼,难道不会背健康歌谣吗?”
王凤芸背:“饭前喝碗汤,苗条又健康”
张懿梅背:“光吃肉,不喝汤,长成一块儿老干姜。”
王凤尾背:“馍加面是好饭,绿豆汤送健康”
高祖爷说:“那咋都是光说不练呢?”
四个孩子这才端起碗,拿起馍,每人喝了两口汤,啃了一口馍,就将筷子又伸向花影姨端上来的一盆,糯米红枣蜂蜜青红丝的八宝饭,王凤尾胳膊短,舀不到勺子里,0/0
急的要哭,三哥赶紧给他舀了一大勺说:“有哥哥呢,想吃什么,就说,哥哥帮你夹。”
看着这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场景,太姥爷说:“真是像一场梦啊!这一家人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太祖爷说:“为了这一天,咱兄弟俩可是没少费心思啊,想一想,咱这由仇家变成亲家再成为一家,这事情说出去可能人都不信。”
王凤芸说:“就是嘛,俺听着就像听说书。”
王凤莲说:“比书中的故事还有意思。”
太祖奶说:“那咱家人就将她写出来,让外人看呗,谁来写,大花影你识字断文,你来吧?”
花影姨说:“俺可写不出来,俺认得那几个字,也就是会写自己的名字,会看些小人书,不寂寞,这写书吗?差远了。”
高祖奶说:“咱家现在办学堂了,爹和影子好好教咱家的孩子,肯定会有孩子会写的。”
高祖爷说:“你以为写书就恁简单,爹,读书算不少了吧,可是,他也写不了书。”
太姥爷说:“这写书啊,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不光读书多,还得有天赋,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天才。”
太祖奶说:“我小时候,爹一边带我流浪,一边给我讲故事,他讲了很多大文人的故事,像李白,杜甫,屈原、韩愈、柳宗元,苏东坡、李商隐等,爹说他们都是天生的,他们写的诗文留在世上,他们归天后,都在天庭的文华殿里有位子,还有那些女才子,像蔡文姬呀,李清照呀、苏小妹呀、谢道韫,上官婉儿呀,死后都被请到天庭的文英殿里,可受尊敬了,俺爹还说,咱这洛河之神,在世的时候叫甄宓,后人称她为甄妃,据说她就是娥英奶奶的女儿,下凡后,当了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是大才子曹植的梦中**,她就是个大才女,知书达理,能诗善文,死后在天庭受封,可是,她眷恋故乡,不喜欢天庭,玉皇大帝就让她管理洛河,封她为河洛之神,曹植喝醉酒在洛河边睡着了,洛神就来和**在梦中幽会,曹植醒后把梦境写出来,叫什么《感鄄赋》,后人又称为《洛神赋》,您听听这赋写的有多好,呆子你给大家背背吧。”
王凤芸说:“不用我爹背,本小姐就会背:
《洛神赋》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拊ü龋昃吧健占任髑悖荡矸场6怂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香郁果 最新章节锦囊妙计(十一),网址:https://www.at55.net/219/2193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