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常朝。>
帝谕:颍川王元雍卸任太尉,由曾历任尚书令、左仆射、司空、司徒等职,并由先帝遗诏为六辅之一的广阳王元嘉继任太尉,掌天下军权,负国家政事(兼丞相职,军政两兼)。>
另谕:司空、尚书令、七兵尚书、平原郡公高肇加官征西大将军(三军统帅,临时之职,在太尉之下。),即日起节制西南诸州、镇、戍等军。并令高肇从各州抽调十万大军,集于洛河练兵。>
朝野震惊!>
元嘉都多少岁了?>
整整七十有二。>
莫说领兵,就连路都已走不稳,虽有各种加官,但是不参朝久矣,与致仕无疑。>
这般老迈的人物,竟被提溜出来任了太尉?>
傻子也知道,元嘉这是在帮人占位。再结合高肇骤加大将军,即日练兵等,答案呼之欲出。>
竟真就让高肇起死回生了?>
期盼高肇被抄家灭族之辈无不捶胸顿足,如丧考妣。再一听闻,是因皇帝令元雍领军,元雍坚辞不授。皇帝才转而求其次,应了元雍之荐,启用的元嘉,加封的高肇……>
但凡与高肇有仇的,无不问候着元雍全家……>
元雍灌了两口冰酒,猛打一个冷嗝,激的浑身一哆嗦,只觉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爽了个通透。>
“想让高肇抄家灭族?元宣仁,你想什么美事呢?”>
元雍满脸讥讽,懒洋洋的往榻上一靠,斜眼骂道,“来,你给孤说一说,该治他个何等罪名,才能让高首文落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高肇的罪名还少了?>
元怿胸口一鼓,何等的气势汹汹。但话到了嘴边,就跟噎住了一样,竟半个字都吐不出来?>
说他残杀宗室、侵轧权贵、迫害世族?>
这哪一样不是经皇帝授意,若论他的罪,就等于在论皇帝的罪。>
说他横征暴敛,贪贿无忌?>
别人不知,他这个皇帝的亲弟弟,文臣之首的司徒,兼掌门下、司农,备皇帝顾问,且事无俱细,哪还不知高肇贪来的钱,大都流入了太府、司农?>
再之余,还有那一样够的上抄家灭族这样的大罪?>
元怿直觉嗓子发干,愣了半晌才嘶声道:“陛下……在虚张声势?”>
“简直笑话,你见咱们的陛下何时来过虚的?”>
元雍嗤的一声就笑了出来,“孤只说你我这样的治不了高肇的罪,却未说皇帝不行……但何需问罪?真想治他,只需除了高肇的尚书令、七兵尚书,令他脱离中枢,高肇也就离死不远了!皇帝若令他致仕,反倒算是格外开恩,保了他一命……”>
元怿恍然大悟:“如此说来,陛下原本是要对高肇动真格的?”>
“谁说不是呢?”>
元雍一叹:“也是气数使然,眼看就能痛打落水狗了,偏偏征南大将军元英却患了绝症?”>
元怿悚然一惊:“我怎么不知道?奏章中不是称,中山王只是来京休养数月么?”>
先皇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一次御驾南征起,元英便随驾任别将。征汉中、征南梁州、征荆州、征汉阳……>
今上登基,拜元英为征南大将军,都督南地诸军事,近十年来,一直都是他掌南伐诸事。>
不敢说百战百胜,但至少是十战九赢,打的南朝节节败退。直到前年钟离之战,兵败被免。>
去岁,因元愉反叛而复起。年初,皇帝又诏元英使持节、拜征南大将军,继续都督南征诸军事。元英不负圣望,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魏春 最新章节第三六零章 难,网址:https://www.at55.net/207/20741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