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财右眼鬼_第十九章 外面货(1/2)_历史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左眼财右眼鬼 > 第十九章 外面货(1/2)

第十九章 外面货(1/2)

上一章左眼财右眼鬼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第十九章外面货

三足金蟾,在古代汉族神话传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古人认为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吸财镇宅辟邪。道教中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传它能口吐金钱,是旺财之物。

眼前这大个金蟾嘴无铜钱,背有孩童,是“刘海戏金蟾”的一种。

古代有刘海修道,用计收服金蟾以成仙,后来汉族民间便流传“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

至于为什么是孩童形象,那就要从民间起了,刘海十六岁登科,五十岁至相位,出家后应为一位白发老人,而且相貌清癯,不修边幅。但民间百姓就想了,既然放弃高官出家修道,肯定修为有成,返老还童也成为当时众人脑中的幻想,于是活泼可爱的胖子儿新鲜出炉。

传统寓意纹样,纹样一般是蓬发少年以连钱为绳,戏钓金蟾构成。

金蟾一般有两种,一种嘴含铜钱,脚踏聚宝盆,这种金蟾很常见,到商店,大到工厂,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有招财吞钱之意。

第二种便是眼前的“刘海戏金蟾”,胖娃机智钓金蟾,聪慧智力都在其中,有期望后代大富大贵之意。

众多大叔老头中,苏仁顶着一张嫩脸很显眼,让人频频注视,不过他自己到没感觉,心神全放在眼前硕大的金蟾上。

不管什么玩物,总要先看它的年代,金蟾外形和背后的娃娃很平凡,没有各朝代中比较明显的工艺,金银元宝也不好分辨年代。

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不过,早在唐初开元通宝行世时,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旋读为“开通元宝”的。而元代呼金银钱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意思,黄金叫作:金元宝,银锭叫作银元宝,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

每个朝代民间流传的元宝大致相同,只有皇室赏赐给大臣们把玩的金裸子,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样式。

在看铜钱,金蟾脚下铜钱外圆内方,写着永乐通宝四个字,苏仁身前一愣,永乐通宝是明成祖朱棣铸造的年号钱,可是,这种铜钱从来不用于国内,而是当时专为外贸所铸造的铜钱。

永乐通宝钱书法绝伦,铸工精湛,整齐划一,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这些铸造精整的永乐通宝钱主要用于对外贸易,为明初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1600年的国际贸易硬通货。

永乐通宝钱在国内出土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清时期的钱币窖藏不见一枚。但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地区却有大宗发现。从肯尼亚、坦桑尼亚到阿曼、伊朗,从斯里兰卡、印度到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出土发现永乐通宝的记录。

按道理,明朝年间,连百姓都未见过这种铜钱,如何能把它刻着金蟾之上,除非是皇室御用,苏仁摇摇头,眼前金蟾制作勉强算是精美,却远远达不到贡品的地步。

和珅在旁边摇头晃脑的道:“主子,此尊金蟾不像中原所产,反而有些像倭国的玩意儿,您看金蟾爪部,中原讲究温和仁善宽恕,带属意的器具一般都会毫无棱角,制作时会稍显圆润,例如佛像,财神等雕塑。

而倭国不同,他们凶狠嗜血,心性残忍好杀,所以造器会棱角分明,凶神恶煞,哪怕祭拜神明,也以青面獠牙丑恶狞鬼为主。此尊金蟾利爪突出尖细,倭国色彩十分浓郁。以奴才来看,此尊金蟾,定然是倭国流落到中原之物。”

最后一句话,和珅的斩钉截铁,语气肯定,苏仁经过对比,暗暗伸出大拇指,给予高度评价连点五个赞,不愧是户部尚书,赫赫有名的大贪官,见过的东西就是多。

“孙叔,孙叔!”苏仁回头喊来孙百万,一指金蟾,道:“您受累,抬起一角,让我摸摸底座。”

其他人莫名其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左眼财右眼鬼 最新章节第十九章 外面货,网址:https://www.at55.net/19/19542/19.html 沙雕视频
上一章左眼财右眼鬼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