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一直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直都是。
。。。。。。
民国十四年,早春。
农历惊蛰刚过,江南早已绿意盎然,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北国燕山一带长城内外,却还是一片肃杀的冬日景象,太阳有气无力的照耀着八百里燕山,灰朦朦,冷清清。
北京周围,整个直隶地界都属于华北平原,纵横千里都是一马平川之地,只从山海关向西一线,燕山山脉横亘数百公里,自古就是内地和东北内蒙之间的天然屏障。
燕山主峰雾灵山歪桃峰海拔两千余米,比著名的东岳泰山还要高出几百米,被称作“京东第一山”,一条古道从山脚下逶迤穿过,连接着北京、天津、唐山和承德几个大城市。
这条古道早年间算得上是出关的要道,过往的旅人络绎不绝,这些年随着大城市间铁路的开通,再加上军阀混战,盗贼横生,古道上的旅人越来越少,大半天光景过去了,也没有几拨客人过路,山谷里除了间或几声鸟叫,只有一股股旋子风在呜呜作响,更显冷清。
谷口处突然有几只麻雀被惊起,稍微过了片刻,随着一阵嘈杂声传来,一队旅人推车挑担,转过山口走进了山谷中。
这伙旅人从山南桃花镇来,总有四十来人,最近地面不太平,单身的客人往往聚在一起,大队人马一起穿山而过,赶在日落前翻过歪桃峰就平安了。
队伍前面是一辆骡子拉的大车,车把式斜坐在车辕后,脸上裹着厚厚的风布,嘴里“嚰萼赣酢钡倪汉雀霾煌#掷锏谋拮硬皇彼Τ鲆簧宕嗟恼ㄏ欤椿卣泻糇糯笄嗦庾颖苋米诺厣系募馐悦馍俗派诘奶阕印?
山间道路难行,旋子风又越发的紧,一阵阵一股股向人袭来,队伍里的旅人大都屏息低头,默不作声,只有大车上坐着的几个客人还时不时聊上几句,随着山谷中的道路峰回路转,其中一个年轻客人掀起挡风的棉布车帘,探头向四周打量着山景。
看景的年轻客人一副富家子弟的涅,白白净净,衣饰富贵,一身皮袍皮帽正好挡风,倒是一点不觉得冷;这年轻客人坐在车上左顾右盼,兴致正高,不时扭脸和车厢里的另外两个乘客聊上几句。
“少爷,山里风大,您还是放下帘子暖和会儿吧。”
车厢角落处缩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厮,因为正在长个儿的年纪,身材单薄,新缝的棉袄明显大了两号,山风一灌到处漏风,冻的鼻子尖通红,还不停的吸溜着,两手笼在袖中,缩成一团哆哆嗦嗦,忍不住劝上了自己少爷。
“我就是想看看,柱子年前就是在这一带送的命,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兄弟啊!”
年轻客人并没有收回视线,还是仰着脸四下张望着。
视野中只有一道道灰黑色的山梁,山梁的北坡都还有一层厚厚的积雪未化,南坡上到处裸露着黑色的山石〗谷中除了几株松柏外,其他的树木都举着光秃秃的枝杈,随着山谷中的旋子风瑟瑟抖动△根处背阴的地方还有几片未融的残雪,积雪中不时露出几蓬枯黄的草根。
“我娘说了,柱子少爷当兵做军官,打仗吃了枪子那就是他的命,跑不了的。”
小厮明显也和这个柱子相识,学着家里大人的口吻说起生死大事,小小年纪竟然也显出几分淡定和沧桑。
“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年轻客人心中感慨,拿腔作调的仿了一句说书先生的做派,顺口评论道:“我就是奇怪,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值得打仗的,我爹还说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可惜咱们河北子弟几百条性命了。”
车把式听到他这几句话,身子微微一顿后,手腕轻抖,又甩响了一个鞭花,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似的。低着头自顾赶车,心里却在暗暗琢磨,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欢乐土匪闹民国 最新章节第一章 遇匪,网址:https://www.at55.net/177/177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