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冈山城下会宾馆内度过了一个不眠的夜晚,陈可愿一心想要完成胡巡抚交托的命令,然后立即返回故土,不敢在倭国逗留,生怕步了蒋某人的前车之鉴。他是不知早已经有不少自命清高的愤世嫉俗之辈和贪官酷吏全都在等候他的归来,前者用一种高高在山自命清高站立在真理的高台上指点江山,认为出使倭国便是通倭,如同后世的愤青,后者认为倭国拥有金山银山来回一趟便沾染了财气,只等他归来毁其名声夺其家财。
次日一早宫原正重前来,一同前来的还有十余人,他们的态度全都变得更加的殷勤,倒是让陈可愿更加警惕起来,跟“愿早生二十年,成就如信长公霸业”的同族的授业恩师虎哉宗乙便师从快川绍喜。
政衡点点头说道:“快川绍喜禅师乃是临济宗妙心寺派高僧,如今京都大战再起,若是快川绍喜禅师愿前来冈山修建妙心寺派的寺院,可从若狭乘船前往丹后国,不日我家即将入住丹后。”
丹后一色氏长期与若狭武田氏相争,穷兵黩武,小小的丹后国内守护和守护代、豪族之间的争斗,再加上若狭武田氏时不时前来攻略一番。使得丹后国内各势力混战不休。
竺云惠心担忧的正是即将爆发的京都大战,要知道现在石山本愿寺积蓄起了足够强大的力量,其他宗派也同样积蓄力量,一旦爆发,比起应仁之乱还要激烈,京都怕是要再次毁灭,京都附近的寺院恐怕要毁于战火。
只徒莫若师,竺云惠心心知爱徒性格。知晓恐怕会与寺同亡,说道:“此事恐怕不易。不过贫僧还是会尽力而为,只是不知殿下在此次京都大战中的态度如何,参战否?”
如今,畿内渐渐形成了以石山本愿寺为首的西军和天台宗为首的东军相争的局面,两派都在竭力拉拢各个势力加入进来,不管是寺家还是武家都在他们的拉拢范围之内。
一旦拉拢完毕。便是开战之时。不管是东军还是西军,都对独占天下六分有其一的伊达家相当忌惮,同时都派遣了使臣使劲拉拢,谁将得到伊达家的支持,谁的赢面就大。
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对石山本愿寺发动的一向一揆有好感,就算是禅宗也不愿意和他为伍,早早的加入了以天台宗为首的东军,竺云惠心当然不会例外,有不少人托他向政衡询问抉择,政衡多是以顾左右而言他,一直没有表态,这也是迟迟没有爆发冲突的原因之一,石山本愿寺也害怕在倾巢出动之下被端了老窝。要知道自从三好家分家之后,淡路水军安宅冬康身死,安宅水军一部分跟随三好实休前往阿波,另外一部分则投入了伊达家的麾下,连同淡路岛也已经纳入了伊达家的统治范围之内。
政衡脸色倒是平静,道:“道义上我倾向东军,可是从情理上我却要选择西军。同时,我不管是选择东军还是西军之时,畿内就会爆发前所未见的大战,死伤将会成千上万,这也是我无法下定决心的真正原因。我现如今只能够拖着,拖一日,百姓便能有一日安宁,拖得一时,便有一时安宁,拖到东军和西军不得不停战妥协的日子。”如果事情真如政衡所说,那么就好了。原本这畿内大战便是政衡推波助澜的,哪里会让他们妥协停战的机会,他只是想要让东军和西军积蓄更多的力量,憋到不得不爆发,到时将是剧烈的。
竺云惠心听得政衡的话,微微点了点头,确实如政衡所言,选择东军,恐怕西军在与东军大战之前就会先搅乱伊达领方才安心与东军一战,而东军恐怕会心安理得的作壁上观,故而才有道义和情理两说。
同样,竺云惠心清楚,现在畿内犹如化脓,脓包不挤破是不会好的,时间越久脓水就会越多,到时候不仅不会好反倒是会蔓延开来,只是他不能说政衡的愿望是错误的。
政衡见得竺云惠心陷入痛苦的沉思,也就不再言语,抬头看着纷纷扬扬的樱花,想到畿内的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最新章节第三十三章 前脚明使后脚寇(上),网址:https://www.at55.net/176/176751/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