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一首江南诗道不尽江南的细雨缠绵,说不尽江南的温柔如水,数不尽江南的婉约韵味,流不尽江南的明媚如春。我的娘亲三姨娘,王琳琅就出生在那青石路,溪水边的乡间。那是娘亲在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到苏州上任盐课提举司提举时,在路边看到了在河边洗衣服的娘亲,立刻惊为天人。父亲当时是老皇帝派去整作地方财政经济的,虽然这从五品官职不大,但是有实权,是个肥差,盐运向来都是官方的产业私人禁运,所以这里面油水不少,当时老皇帝一生七次攻打蒙古,取得辉煌战绩,直接把蒙古打到漠北,再也不敢兴兵作乱才罢,而打仗就是烧钱,就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老皇帝文治武功都很好。直接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同是开通运河,发展海运,派人到海外换取大量钱财,因此商业也比较繁荣,所以七次攻打蒙古财力雄厚,老皇帝也名流史册。在这情况下,老皇帝就派当时尚年轻的父亲到苏州去整顿盐运课业。
言归正传,当时父亲并没有强掳娘亲而去,他是谦谦君子。到了当地上任以后,他开始打听娘亲,后来才知道娘亲是那十里八村有名的大美人,然后派人向母亲提亲作为父亲的三姨娘,那时候正值娘亲家败落,而父亲年过三十却温文儒雅,在大量钱财的诱惑下,娘亲被“卖”给了父亲。
当时大夫人和大夫人给父亲抬得姨娘都没有跟着,然后在那段时间娘亲爱上了那个温柔的男人,郎情妾意,好不羡煞旁人。后来,母亲跟着父亲回了京城,见了大夫人和二姨娘,见了大夫人的两个嫡子,一个嫡女,见了二夫人的二娘子,他们都是他夫君的孩子,突然,她才发现过去的自己是那么的傻,看着眼前的现实,她才觉得过去的那两年就如梦一般没好不现实,像是井中月水中花,从未存在过一般。
然后就是噩梦的开始。大夫人又给父亲纳了一房姨娘,就是四姨娘,据说是大夫人八竿子打不着的,表了又表的表妹,这个表妹艳丽无双,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歌舞也是极好,父亲和娘亲在江南独自生活两年,早就腻了那样的生活腻了娘亲那样温柔如水,恬淡儒雅的性格。于是,四姨娘极得父亲的宠爱与喜欢。
而大夫人对娘亲独霸父亲两年的时光显然是心里极不舒服的,然后母亲被叫到大夫人跟前教规矩,说娘亲是山野村夫不懂规矩,来到京城大户人家要懂规矩知礼数,硬生生让娘亲在她跟前“调教”了两年,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由此娘亲才看清眼前男人的真面目,由心痛到麻木,这个男人看着自己的正室光明正大的为难自己不闻不问,其间大夫人的二嫡女五娘子,四姨娘的四哥相继出生,后来母亲怀了我,日子愈加的不好过,也越来越小心翼翼,直到母亲再也不见父亲在一小院独自隔绝,大夫人就再也不找其麻烦,因为又多了五姨娘,五姨娘是绣娘出身,精于各种刺绣,被父亲看上纳为五姨娘,然后大夫人开始刁难五姨娘。
我出生以后和别人一样不被养在亲母身边,都有自己的奶娘,??和丫鬟,反正父亲不缺钱,光月俸就差不多六十两银子,相当于三万两人民币,更别提权势会给人带来更多利益,还缺钱么?
“姨娘,干什么呢?”我进了母亲的小院子,看到母亲临窗在望着什么,偶尔会流露出一抹微笑,娘亲今年三十有三,看着却一点也不到三十的样子,温柔恬淡似一抹空气般让人温暖舒适,阳光柔柔的打在她的身上显得娘亲更加的静逸安详。“槿儿来了,快坐!”娘亲让她唯一的丫鬟,也是随她从江南带来的—月牙给我上茶,茶是一般的茶叶。娘亲的脸上露出微笑,一眨不眨的看着我,像是要把我看在骨子里一般“槿儿变漂亮了,高了,成了大姑娘了,但是又瘦了,要好好吃饭!”温柔的吴侬软语让我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誓不为妾之悍妇当家 最新章节第七章娘亲王氏,网址:https://www.at55.net/176/176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