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佛北菩萨。
据说当年两派师祖划江而立以后,就形成了释家一南一北两家道统,中州以祗陀岭龙象寺为佛宗之首,北方以菩萨观为正统,如来真法四位神僧享誉盛名,其中尤以宗法和尚最为年轻,成就也最为深厚,至于北方菩萨观里,最近涌现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和尚,名为道理,起初谁也不在意,只是当他辩堂之上七战七捷,将方丈坐下七位弟子说的哑口无言以后,这才名动天下,据说是这些年除了那个不问宗门事务的宗法,最有盼看一统南北道统的人,起初被寄予如此厚看的是龙象寺的宗法和尚,只是不知有何变故,宗法和尚已经在数年前消散,至此杳无音讯。好在这些宗字辈的和尚在众人眼里,本来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他的消散除了有心人之外,也没有引起多少关注。
那宗法和尚是谁,谁又知道呢。
枯竭的法海之上,一个身材算不上高大的年轻和尚穿着一身泥水的褴褛袈裟,脚踩僧鞋,双手合十走来,若不是知道他是那位年纪轻轻威名赫赫的宗法和尚,谁能想到天下三大圣地里出来的神僧就这番邋遢样子容貌,对修行者来说,三大圣地的传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在里面闯出一番名声出来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可见这泥菩萨样子容貌的和尚尽非表面这么简略。
宗法和尚双手合十走来,身形忽隐忽现,看上往有点不逼真。传闻宗法和尚遭遇变故陨落此地,若真是如此,那么眼前就是他的一道灵身。
众人眼神热切,大当家的和钱瞎子包围在宗法和尚前行的路上,并不急于动作,似乎还有所忌惮,都说宗法和尚佛法滔天,就算身逝世道消,恐怕也留下了难以猜测的手段。
年轻和尚穿着破旧僧鞋,轻缓缓的走来,脚下既无莲花浮现,也无异象纷呈,仿佛就是平平经常的样子,如同那年刚进寺庙的时候,龙象寺还没有被册封国教,宗如大师兄还没有进宫,乾帝还没有定都乾京,那时候一切都还刚刚开端,小时候大师兄爱好待他上山往玩,走过漫长的山道阶梯,雨天就撑着黄旧的雨伞,一步一步的走在师兄后面,师兄弟里就属他最小,排行老四,师父以如来真法列序,最小的宗法自然得到最多的关照,师父把自己托付给大师兄照顾,于是天天傍晚都会有一个大和尚领着小和尚从山上砍柴回来,那时候大师兄爱吃山里的果子,却总把最新鲜的留给小师弟,还把重重的柴火扛在自己肩上,三步两步下山往,那时的大师兄腰背还挺,那时的他还未懂事,他问大师兄为何对他这么好,大师兄说都是一个寺院里的,都是亲兄弟,从小兄妹就在饥荒中饿逝世的宗法第一次感到热和,大师兄说兄弟那就是兄弟。十二岁那年师父忽然暴毙,偌大的龙象寺交给大师兄掌管,若不是乾帝忽然派兵把守,恐怕寺院已经乱了,大师兄说他这辈子或许看不到南北一统的盛况了,这种事只得小师弟做来才阔气,龙象寺数千年传承,就属他最得慧根了。
最得慧根的宗法没有一头扎进佛经里,最擅辩机的小师弟一夜逃离了龙象寺,寺里的众人不管不问,连平日里的最是疼爱他的大师兄也没有来寻找他。
苏逸看着眼前走来的宗法和尚,不由心生亲切之意,轻声叹道:“果然跟那尊细沙弥勒十足的相象,佛法精妙不可言。”
宗法和尚欢乐相,面带笑意的看着苏逸一眼,继而转向徐幼娘,道:“徐檀越终于来了,贫僧受故人所托前来带个话儿,他有要事不便出来,还有个年幼的小丫头也在此处,徐檀越不用担心。”
徐幼娘不明就里,心中感到他说的故人正是顾当回,知他并未身逝世,顿时间脑中一片空缺,芳心寸乱,一双泪眼婆娑,口中呢喃道:“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苏逸却是开口说道:“在下苏三,敢问是否是宗法大师。”
年轻和尚哈哈一声笑道:“宗法不如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道纪元 最新章节第八十一章 宗法不如宗吾,网址:https://www.at55.net/153/1539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