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野补(二十一)
第七军回缩六安,消息日军早就获得,这段时间来,一直在等,等七军回缩后,立即占领空出来的平汉路东宽大地区。对这块区域,日军垂涎已久。两年来,日军在随枣一带与中**队作战,来自于平汉路东的进攻,成了日军最大的要挟。有心想对平汉路西礼山麻城等地进攻,大别山的复杂地形又让日军看而生畏。从一九三八年六月向长江中游的全面进攻开端,直到今年的春夏之交,日军对平汉路东进行过多次进攻,每一次都由于地形不熟,兵器施展不开而折将损兵。在吃了大别山不少的亏之后,日军轻易不敢踏进大别山。这次第七军的主动退缩,让日军看到了机会。
华中方面军指挥部园部和一郎指挥官的打算很周全,由第三师团的68联队和第十五师团的60联队,一南一北,在立煌的斑竹园地区会合。一旦合围形成,建立起坚固的防守工事,以中**队的攻坚能力,难以突破。这样一来,平汉线以东的光山、经扶、麻城、罗田等地就尽收囊中。接下来,以麻城为据点向东进攻,同时合肥的十三军逐一六师团配合向西进攻,夹击立煌,以立煌为中心的皖西地区即可轻松拿下。
如意算盘打得很响!
第七军得到命令,两个师分头拒敌。在作战筹备会上,副军长王赞斌对同是副军长的程树芬说:“此次作战,炎山(程树芬字)兄占领主场上风,172师对付名不见经传的60联队,势必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相对而言,171师对付68联队就不那么轻易,在不久前枣阳大战中,黄维纲五十七军以一军之威与其大战数日,未能建功,还是在王毓文第91师的夹击下,才将其驱走。如今68联队气势汹汹从信阳杀到,仅171师,若想抵敌,只怕不易,毕竟独木难支。”
程树芬,湖北黄冈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即投身新桂系,为李宗仁所倚重,进进大别山以来,率172师固守罗田一线,不仅身材力行,而且还以本地人的上风,与黄安人老将程汝怀的自卫团联合成立鄂东游击队,派出原171师副师长覃寿乔担负鄂东游击队副总指挥。这两年来,鄂东游击队与172师的配合十分默契,不仅将日军逝世逝世挡在大别山外,还主动进攻过黄梅县城,一度占领黄梅县城,成为轰动全国的大消息。民国二十八年五月,日军驻鄂东的高桥联队和森冈骑兵联队约2000人进犯黄冈大崎山扫荡,遭鄂东游击队和172师联手伏击,血战八日,击毙日军佐藤大队长以下官兵400名,生擒6人,缉获步枪300多支,大炮5门,机枪13挺。大崎山麓黄土岭一役,是为鄂东地区之前最大的歼灭战。
对此次作战,程树芬胸有成竹,认为日军60联队此次进进,也必定与之前一样,飞蛾扑灯,自取灭亡。
与程树芬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截然不同的是171师师长漆道征,接到命令的他眉头紧锁,一脸茫然,看完电报之后,把自己牢牢关在自己住的小房间里,香烟抽完一支到一支,抽得地面上满是烟头,屋子里一塌糊涂,从窗户纸破败的孔里,竟然有烟囱般的白雾冒出。
顾问长王卫苍和副师长曹茂琮在门口已经等了很久,这两位都是湖南人,在一起用湖南话交谈,很是投机。对于军部的命令,他们两人也感到难以完成。毕竟日军一个联队有多少人,战斗力多少,他们是知道的,作为即将到来的对手68联队,更是了如指掌,在不久前进行的枣宜大战中专门对其进行研究。作为三师团的主力联队,作为三师团山胁正隆的御林军,不可小觑。枣宜大战结束后,三师团丧失严重,日军大本营对三师团嘉奖有嘉,物质和职员最早补充到位。补充后68联队的综合实力,不比两个月前的68联队逊色,特别是81式曲射炮部队成建制的增长,某方面较比之前更胜一筹。大别山地形复杂,山道蜿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纵莫敌 最新章节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一),网址:https://www.at55.net/151/15172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