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寿梦(前620—前561),春秋时期时吴国的国君。吴王阖闾的祖父,吴王夫差的曾祖父。去齐之子。又名乘,字熟姑,又称攻卢王,生于周襄王三十二年(前620)卒于周灵王十一年(前561)庚子九月,在位25年,葬于赢博,娶文氏。在位期间,奠定了吴国的强盛的基础。子嗣:诸樊、余祭、夷昧、季札。
1人物简介
吴国的振兴始于吴王寿梦,寿梦元年为公元前585年。此时吴国的政治中心已从宁镇丘陵转移到了太湖平原,何以如此,或认为有可能是吴人畏惧楚人,或者要抗击越人,或者要联合越人以制服宁镇地区的土著夷人,不一而足。吴越位于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而且原始文化十分发达的江东,可是发展缓慢,落后于江北,吴王寿梦即位初,就做好破楚服越争霸中原的打算。这时,申公巫臣沈到吴国,申公巫臣原为楚国著名贵族将军,因与楚争美貌倾城的夏姬而带夏姬逃出晋国投奔吴国,让他的儿子当了接待国宾的外交大臣,还教吴国人射箭驾车。寿梦得此良臣,开始与中原交流。引进中原文化。经过数十年,吴国成为拥有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泱泱大国,并开始进攻亲楚的小邦巢、徐。
2人物生平
公元前601年,楚与吴越结盟,这是楚与吴越发生外交关系的开始。这时,吴国是楚的属国,泰伯、仲雍的十九世孙寿梦,又称邗王,史文说寿梦为王号。寿梦名“乘”,“乘”字青铜铭文为:“一个人张开双臂、叉开双腿站立在大木(筏)上”。如此乘字含义就清清楚楚了。寿梦的“梦”古音读忙(现代吴方言仍如此读),古字音同则字通(但必得照古音读),“梦”即通“网”,寿梦之意乃“长久牢固之渔网”。他的名与王号都与吴地的水、鱼密切相连。
寿梦是一个很有进取心的君王,寿梦称王时,吴己据有江苏,浙江杭嘉湖平原及安徽江南地区,并拥有步兵及水军三万余人。公元前585,在他即位的第一年,气度豪迈的寿梦亲自带队到洛邑去朝见刚刚登基的周简王,并在沿途访问不少国家。这是吴国君建国以来第一次朝见周天子,也是第一次出使中原。吴周本一脉。吴王寿梦在洛邑认祖归宗,周简王大喜,赐特别礼遇。
晋景公姬据也依同宗之谊,邀吴王参观晋国车阵。在巫臣建议下,晋景公遣巫臣去吴,与吴通好,使其子狐庸为吴行人,以联络诸国,并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王寿梦认为结晋对其扩张势力更为有利,遂与晋盟,向晋臣学习车战战法,组建战车部队,吴军由此而学会了车战。吴国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寿梦时,吴国开始有了年号和文字记载。勾吴从这个时候开始酝酿起其辉煌而短暂的爆发。将开始出现超新星爆发般的光芒。史籍载"吴始大"。晋楚之争是从晋楚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开始,已经缠斗了五十多年。有句话叫做"惟楚有才,晋实用之",申公巫臣便是一个典型。楚国大夫子重和子反因为在与巫臣争夺地盘与美女夏姬的争斗中失利,在巫臣叛逃到晋国后,把巫臣的族子与襄老之子黑杀了,还分了他们的家财和妻妾。巫臣知道后,从晋国写了封信给二人,信中谴责二人烂杀无辜,并发誓要让二人将来疲于奔命而死。此时,中原诸侯都归附了晋国,就只有郑国因为离晋国太远,还跟着楚国。晋悼公把各属国诸侯请来商量如何收服郑国。鲁国大夫仲孙蔑献计说:“郑国的虎牢(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地势形胜,是楚国通向郑国的要道。我们到那里筑一道城墙,设关卡,用重兵镇守,郑国必定归附晋国。”楚国的降将巫臣也献计说:“楚国东与吴国接壤,我们去联络吴国,叫他们去侵扰楚国的边疆使楚国不得安宁。这样,楚国就没有精力与晋国争郑国了。”
其时晋国正是六卿专政,各自忙于发展势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华古代名人录 最新章节君王篇之寿梦(前585~前561年在位),网址:https://www.at55.net/13/1352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