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物简介
姜嫄:中国上古人物,汉族人,周朝先祖后稷之母。
她,本姓姜,陕西省武功县人,是炎帝后代有邰氏女儿,后来成为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姜嫄踩巨人足迹而生下后稷(又名弃),后稷教人务农,成为中国农耕始祖,也是周人始祖。
2生平事迹
原始社会末期,今关中西部的武功一带曾是炎帝后裔姜族部落的封国有邰。姜族部落也称有邰氏。有邰氏有个女儿叫姜嫄,其子弃是周人的始祖。在夏朝时周族的首领弃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事,以后被奉为农神。弃成了农神,母以子贵,姜嫄也被后世尊为圣母。今武功县武功镇的南门外有姜嫄圣母墓、圣母祠正殿悬有“母仪邰城”的巨匾,城西稷山之巅上阁寺姜嫄庙正殿悬“有邰家室”牌匾表达了后人对这位生育农神,造福人类的伟大母亲的崇敬和农祖后稷的怀念。
后稷的母亲是姜嫄。在后稷出生之前,姜嫄经常敬奉神明。祈求有子。可是当她因在外踩上天帝巨大的足迹怀孕生子后,又以为这是不祥之兆,于是曾三次将孩子抛弃。孩子几次大难不死,姜嫄认为这是神灵保佑,便将其抱回抚养,由于曾被抛弃的缘故给孩子起名弃。
后稷长大后好农耕,掌握了丰富的耕作技术,教民稼穑,有功于民,得到了尧和舜的重用。后稷死后,后世尊称他为“农神”。后稷的第14代孙周武王姬发灭掉商纣,建立了周王朝,姜嫄也因之成为周人的女祖先。周人为她建祠立庙,祈望她保佑人们婚姻美满、人丁兴旺。姜嫄作为炎帝部落的女子,和黄帝部落首领帝喾联姻,因此姜嫄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老祖母。
有邰氏生活在关中西部的渭河平原,长期从事农耕。弃生于斯长于斯,受到农耕文明的熏陶,酷爱农事。儿时常以种植五谷瓜豆作为游戏。稍长又虚心学习姜族的农业技术.不断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很快成为一名农业专家。长大后离开舅家,回到姬姓部落,周人从此进入父系社会,弃成为周人的始祖。他教民稼穑,相地之宜,除草间苗,选择推广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农业产量使周人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成为著名的农耕部落。夏朝时弃被任命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业。
3文献记载
弃母姜嫄者,邰侯之女也。当尧之时,行见巨人迹,好而履之,归而有娠,浸以益大,心怪恶之,卜筮禋祀,以求无子,终生子。以为不祥而弃之隘巷,牛羊避而不践。乃送之平林之中,后伐平林者咸荐之覆之。乃取置寒冰之上,飞鸟伛翼之。姜嫄以为异,乃收以归。因命曰弃。姜嫄之性,清静专一,好种稼穑。及弃长,而教之种树桑麻。弃之性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尧使弃居稷官,更国邰地,遂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及尧崩,舜即位,乃命之曰:“弃!黎民阻饥,汝居稷,播时百谷。”其后世世居稷,至周文武而兴为天子。君子谓姜嫄静而有化。诗云:“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又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此之谓也。
颂曰:弃母姜嫄,清静专一,履迹而孕,惧弃于野,鸟兽覆翼,乃复收恤,卒为帝佐,母道既毕。
4地名文化
咸阳市彬县小南门外有履迹坪,相传是姜嫄“履大人迹”的地点。城东泾河对岸山坡上,现存有一直径22米、高18米的圆形封土堆,据说是姜嫄墓。唐末诗僧怀楚《送新平故人》一诗中有“姜嫄庙北与君别”之句,此处的姜嫄庙,就是指彬县的姜嫄庙。
咸阳市杨凌区揉谷乡(原属扶风县)南半部的邰城遗址就是周人的发源地,当地至今有姜嫄村,姜嫄村有姜嫄庙。邰城遗址还发现了姜嫄纪念冢和后稷纪念冢。据上世纪50年代考古队在杨凌姜嫄村发现的邰国石碑碑文记载,唐以前姜嫄庙规模巨大,唐时毁于“安史之乱”。此后,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华古代名人录 最新章节名媛篇之帝喾妻姜嫄,网址:https://www.at55.net/13/135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