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康即姒中康(姒中康)。
中康,一作仲康或仲卢,是中国夏朝第四任君主。启之子,太康之弟。中康因为其兄太康失国而即位。
一说太康被诸侯有穷氏的后羿强迫,禅让君位予中康,但中康只是后羿所立的傀儡,时因为天文官羲氏及和氏反抗,因此后羿派名为胤的人(一说胤国国君)讨伐羲氏及和氏,罪名是羲和沈溺酒色,使得历法混乱。
1简介
姒仲康(前2005--前1946):也作“姒仲康”,姓姒,名仲康,夏朝的第四任君王。
他的祖父是夏朝开国君王姒禹(姒文命),父亲是第二任君王姒启,长兄是夏朝第三任君王姒太康。
后羿废黜太康之后,立仲康为王。仲康名义上在位13年,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曾派大司马胤侯去征伐后羿的党羽羲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终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软禁,无力恢复夏的天下。仲康因此忧闷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
在位:前1952—前1946年。
在世:前2005—前1946年。
出生地:安邑(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西北)。
立都:斟鄩(今河南偃师市东北)。
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西南)。
年号:无年号,“仲康x年”只是后人为了记史的方便而定的,不是当时的年号。
2事迹
称王
太康四年,有穷国国君羿听说夏王姒太康前往洛水以南打猎,认为这是袭击夏王朝最好的时机,便亲率军队以闪电战的方式攻破夏都斟鄩,自立为王。但不久迫于诸侯的压力,他只好把帝位让给夏王族的后人。当时姒启的六个儿子都还健在,该让谁来出任新一任夏王呢?老二元康和老三伯康都不学无术,而且头脑愚笨,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都不会,根本不堪为王。只有老四仲康身体健壮,而且野心勃勃,一直就觊觎着王位。于是仲康便暗中活动,由几位老臣出面,推举他为新王。有穷国君妘后羿同意让位,但他的条件是:夏王朝不但要免除有穷国的赋税,而且每年还要向有穷国提供双倍的赋税。姒仲康是个没有政治远见的庸人,为了坐上帝位,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样,有穷国君妘后羿便让出了王位,率领有穷军队携带着在夏都搜刮的大量财物返回了穷石。
姒仲康正式即位称王,号仲康,改甲寅年(前2047)为仲康元年。
姒仲康即位以后,立刻派人前往阳夏(今河南周口地区太康县)迎请帝太康回国,并声称愿意将王位还给太康。太康认为这是弟弟仲康对他的羞辱,坚决不肯回国。仲康很高兴,因为他内心并不希望太康回来,太康不归正好满足了他的心愿,于是便派军队护送太康的妃子和儿女往阳夏与他团聚。
执政
仲康元年甲寅,姒仲康任命胤侯为大司马,掌管六师。有穷国的入侵给姒仲康上了很好的一课,使他认识到一个国家若想保住政权,就必须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因此他命胤侯主管军队,在国中征青壮年入伍,有计划地进行军事训练,提高作战能力。
仲康五年戊午秋九月庚戌日(12月6日),夏朝国都发生日全食,白日如同黑夜,人们十分恐慌。于是有人上奏姒仲康,说主管天文的羲氏与主管历法的和氏终日沉湎于酒,玩忽职守,致使酒后误事,废时乱日,使时间造成混乱,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因此必须依法惩治他们。姒仲康闻奏大怒,立刻命令胤侯领兵去逮捕他们,胤侯一向对羲氏与和氏看法很好,认为他们都是对工作尽职尽责的人,怎么会突然糊涂起来犯下如此重罪呢,这其间恐怕是另有隐情,但是天子之命不可违抗,只好率军前往。等见到羲氏与和氏,才知道两人并不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华古代名人录 最新章节君王篇之仲康(前2005-前1946年),网址:https://www.at55.net/13/1352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