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了一个月后,趁着大雾再次突围,途经献县后退至衡水的阜城。
阜城也是一个县城,似亦难守;太平北伐军只得在城外密布了鹿砦、树栅,聊做御敌之用。
清军很快又追至,将阜城包围。
不久,阜城外围的一些村落陷于敌手;平胡侯吉元战死,太平北伐军的情势岌岌可危。
幸好,此时天京已派遣了北伐援军;清廷恐其与已北上的太平北伐军会合,急命胜保率部赶往山东防堵。
被困在阜城的太平北伐军这才减轻了压力,勉强坚守了。
且,太平军北伐后,因李开芳与林凤祥将驻守扬州的太平军主力带走了,扬州城内就显得十分空虚。
于是,清军欲乘虚夺回扬州。
不久,钦差大臣兼江北大营统帅琦善、闽浙总督慧成、漕运总督福济、左副都御史雷以诚,即联合来犯,将扬州城四面围攻。
此时,驻守扬州的太平军仅有曾立昌所率的数千兵马,怎敌得清军一名钦差、二位总督所率的数万大军。
鉴于兵力悬殊,曾立昌坚守不出顽强抵抗,硬是顶住了数倍于己的强敌的进攻;并将肃州总兵双来击毙,使清军士气大损。
清军屡攻不下,则将扬州围住。
然而,曾立昌困守孤城,竟达半年之久。
尔后,因扬州城内粮草不继情势危急,曾立昌不得不向天京求援;然而,所发的《求援书》皆不能送达。故而,直至半年后的咸丰三年十月,天京才派遣春官又副丞相曾锦发领军救援;然而,曾锦发在三汊河被清军阻截,酣战时中炮而亡。
十一月,扬秀清又派遣赖汉英驰援扬州。
此时的赖汉英,因攻打南昌不下被革职而入删书衙;受命驰援扬州,当属“带罪出征”,自然奋力拼搏。
所以,赖汉英率援军至扬州的三汊河,一场酣战后终于冲破了清军的防线,抵达扬州城下。
曾立昌见援军到来,即趁机突围,撤出扬州回到天京;赖汉英则驻守在瓜洲,以抵御清军的进攻。
太平军撤离扬州后,清军终于将扬州夺回。
此时,钦差大臣琦善忽然病死在了江北大营中,清庭调遣托明阿接任琦善之职。
托明阿到任后,见扬州已经收复,可以向朝庭交差了;二路总督也已偃旗息鼓各回任所,只剩了自己一路兵马,也就不想再与太平军单挑独斗。
于是,托明阿的江北大营屯驻在扬州的三汊河,太平军的赖汉英固守瓜州;两军各守防地,战鼓暂息倒是相安无事了。
曾立昌虽然扬州失守,但能抵住数倍于己的清军守城达半年之久,最终能全师而返。
扬秀清对曾立昌十分赏识,赞其“坚忍不拔,有大将之才”;因此,擢升其为夏官又副丞相。
赖汉英终于也因驰援扬州得力,将功补过,也升调为了东殿尚书。
扬州战事刚息,即传来了太平北伐军的告急谍报。
洪秀全闻报太平北伐军被困阜城后,确也大吃了一惊。
洪秀全原以为太平北伐军一路凯歌已抵达了天津,不久定会报来踏平北京的喜讯;却谁知适得其反,情势竟会逆转得如此之快;非但拿不下北京,反而节节败退后被围困在了阜城。看来,若再不派兵驰援,后果不堪设想。然而,由于此时的西征也已多时,且正处于难分难解之中。
因北伐、西征同时进行,战线太长,太平天国后备不济,一时却抽不出兵马可供北上驰援。
洪秀全十分为难,遂与杨秀清商议。
杨秀清一时也别无妙策,决定让刚从扬州退回天京不久的曾立昌率兵驰援。
于是,杨秀清组建了一支七千五百人的北伐援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8章 北伐军孤军覆灭 清皇朝苟延残喘,网址:https://www.at55.net/12/12087/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