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 第24章 李鸿章创建淮军 曾国藩初办洋务(3/6)

第24章 李鸿章创建淮军 曾国藩初办洋务(3/6)

上一页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棠、徐建寅、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一批颇有才智的技术人员,并靠了百余名能工巧匠,不久即仿制出了一批西式的枪炮。此举成功,曾国藩心中十分高兴,信心更足了。

此时,忽闻太平军攻占浙江的绍兴、宁波;曾国藩担心太平军可能从宁波经海路北上夹攻上海,赶紧上奏了一本《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请求朝庭购置舰船以阻截太平军出海。

《奏》曰:“近因浙江宁波失守,贼势嚣张;难保其不更思窜出,纵横海上。故购买外洋船炮,应为救时之要务;近以剿灭发逆,远以巡哨重洋。舰船神速,洋炮深远;英法夸其独有,中华慑于罕见。若能购买,据为己有;外夷之强渐失,中华则有恃无恐。”

当然,曾国藩的真实意图是想以此为藉口购置洋人的炮、舰,用以装备湘军增强实力;同时,也是在为克复金陵做准备。曾国藩以为,只要有了几艘购置的外洋舰船,即可让自己的将士学习驾舵驭炮,精深技艺后则可**成师。如此,近可用于攻克金陵剿灭发匪,远可抗衡英、法抵御外强。

曾国藩的思虑可谓深远,深受议政王奕欣的赞赏。

于是,奕欣也《奏》请:“筹款购置洋舰,选派将士,登舰操习;堵截海上,以防贼匪窜扰。”

而受过逃亡热河之惊恐的两宫太后也急欲增强军力消除内患外侮,立即准《奏》。

因奕欣兼有议和大臣的头衔,便于与洋人交道;于是,此事就由奕欣出面,委托英国驻华代理总税务司的北爱尔兰人赫德向英国购卖舰船,赫德则推荐了正回国休假的英国人李泰国经办。

很快的,李泰国就有了回音,初定以六十五万两白银可购得七艘舰船,奕欣二话没就答应了。然而不久,李泰国的要价又增了十五万两白银。

奕欣心中甚是不乐,但转而一想,李泰国愿插手帮助无非就是为了银两,此事是求助于人,让其敲一扛从中获利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奕欣也不作计较,爽然地就答应了;心想,只要能把舰船搞到手,多花些银两也无所谓。

就这样,清政府花了八十万两白银的巨资从英国购买了七艘舰船;并又委托李泰国招募了六百名英**官及水手,由英国海军上校舍纳德·阿思本任司令,组成了一支所谓的阿思本舰队。

然而,待等这支舰队驶抵中国上海后,奕欣及曾国藩等人所打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落空了。

原来,李泰国为清政府购置并组建了阿思本舰队后,却未经授权、也没与奕欣商议,却擅自代表清政府同阿思本签订了一份所谓的《合同》。该《合同》中规定了:“嗣后凡中国所有外国兵船水师一律由阿思本总统,中国不得另聘他人”、“各船官兵均由阿思本选用”、“官兵薪俸及船用经费由中国支付,并须存储待用四年之数”等条款。

这样的条款规定岂不等于“由清皇朝出资购置并供养了的一支舰队,却要听凭英国人指挥与摆布,且以后若再购置外洋舰船亦须交由英国人统领”?这是一种难以容忍的另一种形式的侵权。

已长期忍受了丧权之辱的清皇朝当然难以接受这样的条款,奕欣及曾国藩也才觉到了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却又如哑巴吃黄连诉不得。

不久,又因这支舰队的每月开销远远超出了原定的白银三万两而骤跃至十二万两,负责支付该舰开销的李鸿章与李泰国发生了争执。李鸿章对于如此高昂的开销颇有异议而拒绝支付,李泰国则坚持不让拂袖而去;双方似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状,这可让奕欣急出了一身冷汗。

而曾国藩此时也开始担心,若让这支全由洋人指挥和操纵的舰队长期驻留在中国的江海,不但会因高昂的日常开销与中**队间滋生矛盾,日久了或许还会尾大不掉引发出别的难以预测的麻烦事,这岂不似同引狼入室遗患无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24章 李鸿章创建淮军 曾国藩初办洋务,网址:https://www.at55.net/12/12087/24_3.html
上一页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