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那小虎,上山爬树如履平地,捉鹿捕獐爪到擒来,李登阁跟他日常嬉戏,心想如果他是一个像归元和无相一样的大高手,那我跟他拆招过式岂不更有意思?回想那日他用虎尾扫略熊罴,倒是可以把他虎尾炼成一根锏,日后与其他猛兽对敌,先用拖刀计,待敌兽追近时一锏挥出,敌兽必败无疑!可称作“虎尾撒手锏”。
李登阁定下这项计策之后,先是将凌烟剑册中关于锏的武功路数自己练熟,然后趁那小虎酣睡时将绳子绑住其四肢,从树上折两根杯口粗细的木棍,照着虎头一顿暴打,那小虎吃痛,欲待反击却四肢受缚,只有虎尾可用,然后李登阁又专照其后尻敲打,那小虎自用虎尾防守反击,一来二往,加以李登阁百般引诱,那小虎虎尾之力渐强,脑子也越灵活,虎尾渐现武学招数,如此练得两个多月,有一日,那小虎将体内执明功通入下肢,一尾挥去,只听咔咔两声,李登阁手中两根木棍齐断,但他却甚喜,心想这小孽障的“虎尾锏”已成。
一天天,一月月,一人二虎在这冰天雪地之中虚度着光阴,二虎虽不会言语,但李登阁有时说话,他们便会意,且二虎与李登阁厮混已熟,绝不会因物种不同使心计害他。
李登阁不禁心想:其实这人有时候还不如这俩孽畜来的实在,想那突厥本已归顺大唐,不想一夜之间反心又起,还大肆劫掠河东河北两道;那番僧木顿见猎心喜,乘乱偷窃,搞的陵光神君至今下落不明;那武后本一介女流,竟欲窥窃神器,为当皇后不择手段;董国全师兄也是,怕我说出他的糗事竟而对我拳脚相加,唉,人呢,不知道该怎么说。。。等日后报的父母大仇,我就将凌烟剑册交还朝廷,将执明神珠送给归元,然后我再回这黑山上镜湖边,与这一对孽畜过这逍遥日子吧,什么匡扶社稷、荣登殿阁,什么紫微下凡、五行神君,跟我有关系吗?
忽忽三个多月已逝,李登阁在这镜湖边又过了一年(15岁),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一日,李登阁跟大虫母子又出去捕食,这次是往东行去,过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岭又一岭,捉了一只花鹿,一人二虎饱餐一顿,窝在雪里睡一夜,第三日继续东行。
李登阁从来没有跟大虫母子走这么远觅食,接连两次催促母虎想回去,那母虎恍若未闻,到第四日上,母虎走在最前面,小虎紧跟其后,李登阁拉在最后,满心怨气,一边咒骂,一边拖拖拉拉的跟着母虎踏雪而行。
忽然,只见母虎伏低身体,那小虎也警戒起来,李登阁慢慢跟上去,躲在一个雪堆后面向前张望,什么也没有看到,但是隐隐听到松林后面有很重的呼吸之声,乍听像牛,再听似虎,猜不出是什么东西,莫非又是一头大熊?竟不知这母大虫打的是什么算盘。。。
就在这时那巨兽顶开压雪松枝,从林后转出,李登阁吃了一惊:原来竟是一只长獠刚鬃大野猪!那野猪体型比三个月前的熊罴还要大,但见:后颈鬃毛似戟,根根竖立,四柄獠牙像刀,刃刃朝天;四肢骨健比牛壮,鼻长若象总探前。
李登阁也从未见过这等猛壮之兽,小心肝吓得扑通扑通直跳,心想一只野猪能长到这般奇巨体格也是少有,不仅命好,小时候没碰到过大的天敌,而且在危急时刻定是有反击之力,熊罴、狼群皆不敢近,看它那厚厚的硬皮,只怕狼牙都未必能咬透,这母大虫不会是又想去拔这颗毒牙吧?何必如此?我们捉些山羊野鹿充饥就是了,我最多过个一年半载便要下山,你们母子俩就不能好好过活吗?
猛然一想,对啊,我准备离去,所以才教了小虎使用虎尾锏,这母大虫是不是也要离去,才教自己儿子一些抗击猛兽的本领?他想到这里,去看那母虎时,只见她一个纵起,已向那野猪直扑过去。
野猪见母虎扑来,逃跑已晚,干脆挺獠面对,同时把头放低,随时准备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执明神君传 最新章节8、死战猪精,网址:https://www.at55.net/109/10962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