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_第六十六章人口交易(2/3)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水浒大寨主 > 第六十六章人口交易(2/3)

第六十六章人口交易(2/3)

上一页水浒大寨主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为“十住菩萨”,创“大乘佛”;所谓的新佛就是引用佛经中“弥勒下生成佛”之说,力倡杀人,认为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魏书?元遥传》),史称“大乘教起义”,后来被元遥所灭。此后,假弥勒降世为旗号的事件此起彼落。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高阳(今河北高阳)人宋子贤擅长幻术,“能变作佛形”,自称“弥勒出世”,聚合人众举兵作乱。两宋时弥勒教与摩尼教出现融合趋势,倡言“释迦佛衰,弥勒佛当持世”。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贝州(今河北清河一带)人王则本是涿州的农民,逃荒到贝州给地主放羊,后来起兵造反,自称东平郡主,他的口号是“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此外怀州沙门高昙晟、四川万年县女子刘凝静等,皆假称弥勒降世造反。

苗福林这个堂主,便是弥勒教的。在王则造反不成后,弥勒教苟延残喘的一支。

而吕师囊也是大有来头,是南方摩尼教的一方首领。

明教正式名称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n)所创立,受基督教与伊朗祆教马兹达教义所影响,是一种带有诺斯底主义色彩的二元论宗教。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

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传入漠北之回纥,而盛行于该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从而改称明教。

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故敢于造反,屡有反政府之举。

到了北宋末年,弥勒教和摩尼教相互间有了融合、勾连,之后演变成白莲教。

苗福林细细思量,心中一凛:这人若真是教中的大佬,那么真会如他所说沙门寨换个寨主就是分分钟的事儿。而且自己已经知道此事,却不愿意参与,弄不好那些大佬就会为了保密弄死自己。

沉默了一阵二他只得咬牙下了决心,富贵险中求,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但是他既然承担风险,就要从这事儿上谋取最大利益,于是问:“那么朋友你开个价儿?”

吕师囊接口说道:“一个人匹绢。”

一匹绢相当于一贯钱,也就是说一个人换一贯钱。

苗福林没想到价钱这么低,眼珠子都瞪大了:“才一匹绢儿?这是买一个人啊!”

他弥勒教再穷,也不能要人施舍。

吕师囊笑道:“堂主不换这一匹绢,难道留着人还能当摇钱树不成?最后还不是要自己费些手脚杀掉?这可不只是换一匹绢,也是积阴德的事呢。而且洒家把话说明白了吧,监押若是想要的太多,就轮不到监押来卖这些人了。”

吕师囊的威胁让苗监押泄了气,然后吕师囊又说了一句话让他又找回了些平衡。

“虽然一个人只换一匹绢,但是胜在人多啊,一年怎么还不得换个一二百贯?”

苗福林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今年还不知要发配多少人来,就算一人换一贯钱,一二百贯也是往少里说呢。弥勒教有了这些资金,也能救济些兄弟。

当然苗福林绝不会轻易松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一致。

因为第一次交易苗福林担的风险太大,因此一个人换两匹绢,以后的交易一人换一匹绢,但是在吕师囊来提人之前犯人的伙食费用需要补给他。而吕师囊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必须是选中的才会付钱。

达成协议以后,苗监押就把岛上几个阶级找来,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水浒大寨主 最新章节第六十六章人口交易,网址:https://www.at55.net/84/84949/429_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水浒大寨主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