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路风云_第一卷_第664章(2/3)_仙侠修真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权路风云 > 第一卷_第664章(2/3)

第一卷_第664章(2/3)

上一页权路风云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员会委员、最高委员会一号首长;根据最高决策层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最高书记处成员;决定了最高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最高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此次会议最高决策层并没有太大的变动,只是决策层中的内阁常务副总吴老,以及决策层中的常委、最高政法委刘书记,两人因身体原因主动提出辞职,退出最高政坛。新闻是这样报道的,但是内部人都明白,这两人是因为受到了浙东龙华走私大案的牵连,才不得不下野。

同时,刘远山、张耀东两位最高决策层的候补委员正式转正,进入了体现国内最高政权的25人组。由此一来,刘系第二代人马为上位完成了铺垫,等待他们二人的将是更广阔的未来。

国家最高委员会之后,国家最高决策层在一号首长的主持下召开会议,会议上决定免去决策层委员张耀东坤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调往浙南省出任省委書記,省军区第一党委书记一职。

同时,免去原决策层委员刘远山京城市委书记,京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出任国家最高组织部部长一职。这一次,国家最高决策会议总共调动了六位省部局以及决策层委员等高官的职务。外媒都在报道这是我国在为五年后的大换届选举做准备。特别是对刘远山和张耀东而言,国家最高领导集体为他们增添资历的意图十分明显。

张耀东从双林省起家,随后调到大西南,在那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后,又调到东南方延海省份,可以说他的资历在同仁中是比较突出的。而刘远山此次调任组织部长,不但说明他有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更有在部委掌握大局,控制全盘干部调动的能力。

在张清扬看来,这两项人事调动真可谓点睛之笔。五年以后,这两位的资历、政绩笔笔皆事,岂有不登顶之理?

京城的最高委员会之后,双林省省委書記郑景柱与省长钱卫国回到省内,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辽河市选出一位市长。在辽河市市长的选择上,省委高层争论不休,各方势力都想推荐自己的人。谁都知道辽河的发展势头已经赶超省会江平市,随着与朝鲜边贸、工业、能源的合作加深,这些项目全要经过辽河,辽河的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已经是个未知数。如果能在这种地方主政几年,那么将来的政治资本可是很誘人的。

双林省自从张耀东、洪长江走后,并没有形成一言堂的局面,各方势力比较平均。因此,在常委会上,就辽河市市长的人选问题各方热烈发言。省委書記郑景柱阴着脸听着众人的话,见大家最后迟迟做不出决定,他拍了桌子,第一次在常委会上发了火。

郑景柱说:“辽河现在发展得怎么样,我想在坐的各位都很清楚,这一切可以说都是张清扬同志的功劳。我现在只想问问你们,在张清扬同志去辽河之前,你们怎么没有推荐别人去?那时的辽河可是水深火熱之中啊。现在辽河有了起色,一些人看到了发展前景,便瞧着辽河市市长的位子眼红,我最看不起这些人!”

郑景柱此话一出,很多人都脸红地低下头。郑景柱的话的确说到了他们心里,这几年针对张清扬、针对辽河的争论,省委一直都存在,在这种时刻郑景柱发了话,他们就没脸再说什么了。

郑景柱环视一圈,缓和了语气说道:“现在的辽河在张清扬同志的主政下得到了新生,而张清扬同志主动提出辞掉市长一职,一是为了辽河的发展,二来也是为了干部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市长一职的考虑上,就要对得起张清扬同志!”

郑景柱的最后一句话说得比较重,可以说只这一句话就高高地赞赏了张清扬在辽河的业绩。

“新任市长一定要完全拥护张清扬同志的主政策略,协助他做好政府的发展工作,并且要无条件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权路风云 最新章节第一卷_第664章,网址:https://www.at55.net/81/81637/664_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权路风云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