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_第22篇 癞狂病(2/3)_历史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黄帝内经 > 第22篇 癞狂病(2/3)

第22篇 癞狂病(2/3)

上一页黄帝内经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阳、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妻盛砷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颇。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提要】本段讲述了狂病的病因、症状特征和治疗方法。

【白话解】狂病的发生,先见情绪低落,感到悲伤,善忘事,容易发怒,常常恐惧,得这种病大多是由过度的忧伤和饥饿所致。治疗时应针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放血,直到血色变为正常以后方可止针,还可以针刺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的穴位配合治疗。狂病开始发作的时候,病人睡眠很少,不感到饥饿,认为自己是十分贤德的圣人,是最聪明的人,并且以为自己极其尊贵,常常谩骂不休,日夜不停。治疗时应针刺手阳明经、手太阳经、手太阴经、舌下和手少阴经的腧穴,根据病情,以上各条中,凡是经脉气血充盛的,就可以点刺出血,不充盛的就不能放血。

表现为言语狂妄、善惊、好笑、高声歌唱、行为狂妄没有休止的狂病,其患病原因一般是受到了极大的恐惧。治疗时应该针刺手阳明经、手太阳经和手太阴经的穴位。狂病的症状表现为总是看见异物,听到异常的声音,时常呼叫,是由于神气衰少而致。治疗时应取手太阳经、手太阴经、手阳明经、足太阴经及头部和两腮的穴位。狂病患者食量过大,幻视常似见鬼神,常笑但是不发出笑声,是由于大喜伤及心神所致。治疗时应取足太阴经、足太阳经、足阳明经的穴位,配以手太阴经、手太阳经和手阳明经的穴位。狂病属于新起的,还没有见到以上诸证,治疗时先取足厥阴经的左右曲泉穴两侧的动脉,邪气盛的经脉就用放血疗法,病很快就能痊愈。如果是仍然不好,就依照前述的治法针刺,并灸骶骨二十壮。

【按语】本段文字讲述狂病的病因、病证和治疗方法,对于今天的精神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针刺、放血疗法和灸法是治疗狂病的重要手段,但要注意辨证和临证的分析,辨明虚实,以免犯虚虚实实的错误。

【原文】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1],唏然时寒[2]饥则烦,饱则善变,取手太阴表里,足少阴、阳明之经,肉清[3]取荥,骨清取井、经也。

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清则补之,温则写之。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输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骶上以长针。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风逆病和厥逆病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注释】[1]身漯漯形容身体颤抖如被水淋。

[2]唏然时寒寒战时发出唏嘘之声。

[3]清寒冷之意。

【白话解】风逆病的表现为突发的四肢肿,全身像被水淋一样发冷战栗,口中发出唏嘘的声音,饥饿时心中烦闷,吃饱后动扰不宁。治疗的时候应该针刺手太阴肺经和与之相对应的手阳明大肠经,及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帝内经 最新章节第22篇 癞狂病,网址:https://www.at55.net/80/80888/111_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黄帝内经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