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香炉拿到昆明变卖,但是正值战乱,找不到出手大方的买家,于是只得忍痛卖了一只,另一只仍旧供奉在伏魅正殿的香案上。
这个静乾道长的字体粗陋,似乎没有多大学问,而且文字也相当白话,夹杂了不少云南土话,赵向东倒是一遍就看懂了。当然他觉得这个道士实在缺心眼儿,大老远跑到昆明买香炉,怕是连路费都挣不回来。
“你瞧,这个老道深山待太久,大概待傻了,一点儿见识都没有,连烧香的家什都要卖。能卖几个钱啊?”
“哎,太惨了。”凌云摇头叹息道,也不知道是感叹道士,还是叹息赵向东。
“你看,这座山上,还有一个叫做‘镇邪地穴’的地方。我们还没找着。”凌云说道。
“怎么了?”
“你不觉得蹊跷吗?”
“一点儿都不觉得啊?”
“算了,这个事还是留给我自己想想吧。”凌云坐到一侧的椅子上,闭眼沉思起来。赵向东则一个人继续瞎翻。他其实也颇为仔细,很快从记录里发现,静乾道人每年出山次数大抵只有一次,买的都是农具和种子,还有就是布料、针线什么的,偶尔也买些灯油和盐,可见他已经在山上耕作了。从他记录的每季消耗粗谷一石来看,此时山上最多只有一两个人了。看来几百年前的道玄老道还挺神,掐指算的三十辈后完蛋也挺准,到了“静”字辈,确实是到了山穷水静(尽)的地步了。
“这么说,我当年见到的那个道士,应该就是这个老道的徒弟?”他自言自语起来。凌云在一旁微微睁开了眼。
“如果你没记错的话,很可能就是他。从年龄上算差不多,当然也可能有第三十一辈。那样的话,就排不了辈分了。不过我觉得,也不大可能还有三十一辈,一个庙破落成这样,怕是收不到徒弟了。”
“嗯,有道理。”赵向东使劲点了点头。
“但是后来还是有不开眼的贼来过这里劫掠过一回。”他接着说道。
“也许……我总觉得,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插着的火把渐渐熄灭了,凌云一看时间,已经过了凌晨4点了。不能再耽搁了,如果再不找出口,说不定夜里又见不着那个敲钟人了。
两人转身出了石室,正待想走,赵向东又停了下来。
“不对啊,小凌,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很不明白。”
“你是想问,为什么他们几乎把大殿都拆了,却独独不去月仙楼找东西?”凌云说道,显然她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是啊!那座月线楼上还有不少黄金,还有满堂的紫檀家具。”赵向东说道。
“我刚才也在想这个问题,但是想不到答案。那道石桥上没有锁也没有门,任何人可以直接走过去,但是他们为什么不去?”
“而且,你想想看,在这些记账的文字,仔细异常,有大殿、偏殿的修缮的记录,甚至围墙修补的费用也记录,但是就是没有“月仙楼”三个字。好像这座楼并不存在。”
“确实是一件怪事,那座精致的楼至少在明初广字辈的时候,就应该在那里了,桥也现成,但是从记录看,就好像这几百年他们不曾关心过那座楼阁一样。确实不容易想明白。”
“也许……是因为月仙楼大门上贴了封条?”凌云道。
“不会,他们饿极了不是把他们祖宗封那什么地穴的封条都揭了?”
“你这么一提,我突然又想起个事儿,这里的记录似乎并不完整,好像有一代监院道长没有账目。”说完,凌云转身走到木架子旁,果然发现有一处木架上空空如也。她走到近前,翻看了左右的账册。在“德清”和“贤清”两代之间没有账册。从道号上看,正是一路上留名的广尘这一代执掌这座道观的时候,从年代上看,是从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月宫疑云 最新章节46 玄教机密3,网址:https://www.at55.net/261/261610/4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