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_第0413章 中央集权(2/4)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0413章 中央集权(2/4)

第0413章 中央集权(2/4)

上一页少帝成长计划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兵数十万的吴王刘濞,这一世已经不可能再有起兵反叛的底气了。

刘濞这还算好的——虽然发育不起来了,但吴王的位置还是相当稳。

与刘濞相比,刘遂无疑是惨到了极点。

原本应该由刘遂继承的赵国宗庙,被刘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留给了因刘恒移封梁国而失去风土的弟弟刘太。

而被赐予刘遂的齐国,更是被刘弘大笔一挥,削成了一个一郡九城的弹丸之地。

相比起原本的历史,如今的刘遂王齐军,一没钱,二没兵,三没渠道和匈奴人勾勾搭搭。

不出意外的话,等刘遂在二十多年后亡故,大概率会获得类似‘恭’‘顺’‘孝’这样的谥号。

“禀陛下,吴王、齐王于睢阳附近偶遇,而后同行,当非为事先所约。”

张苍这一句话,让刘弘暂时放下了对刘濞、刘遂二人‘私交甚笃’的担忧,只将最后一丝戒备放回了心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为了汉室的政权安稳,也为了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如今的刘弘很难对某一个人报以绝对的信任。

这也是每一个合格的皇帝,都普遍具有的特质:留三分疑神疑鬼,以防江山顷刻易主。

自然而然,刘弘也将话题引向了今日的正题。

“审计之制,御史大夫谋划的如何了?”

这,就是刘弘在过去这段时间废寝忘食,日夜思虑的事。

——官员审计制度!

无论是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是刘弘如今所处的时间线,汉室初期的地方官府,都是几乎没有审计制度的。

地方政府的运转,也严格按照上下级直接负责制度,按‘上级的上级不是我上级’的潜规则运转。

简单来说,就是乡一级的啬夫、有秩等官员,向上一级的县官府负责,县衙每年会召治下的乡级官员一到两次,以简单询问行政事务。

而县一级官府,则直接向上一级的郡守府衙负责,同样的,各地郡守也会在每年,借着祝寿、贺喜的名义,向县级单位了解地方行政运转状况。

郡守,则直接向朝堂的丞相府负责。

再配合着御史大夫衙门,会每年派出数百批次的‘采风团’公款旅游一圈,大概就形成了汉室初,中央与地方之间相对松散,又隐隐‘尽在掌控’的政权秩序。

但这其中,却有一个后世人一眼就能看出的漏洞。

——怠政!

绝大多数情况下,县一级官府对乡级官员的问责,都集中在秋收前后,针对税收工作出现的问题。

而郡一级单位对县级单位,也同样秉承类似‘有事就喊来问一问,大事就上报,小事就摁下去’的态度。

至于郡级单位对中央,那更是夸张。

——理论上,只要该郡没有发生大到关中都有风闻,朝堂都有所耳闻的大事,郡守就不大可能被问责。

中央了解地方事物的唯一渠道,除了中央朝堂出缺,某郡守被召回长安时君前奏对之外,就是御史大夫派出去的采风团,究竟从此郡带回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好消息,还是‘遍地饿殍,民不聊生,豪绅恶吏残民,二千石不能治’的坏消息。

如此单一的监督手段,显然是有极大弊端的。

举个例子:某人做了某郡郡守,与地方豪强狼狈为奸,赚的个盆满钵满,百姓民不聊生。

这种情况下,要想治下的情况不被中央知晓,这个郡守需要做什么?

答案是:只要收买了前来公费旅游的御史大夫采风团,就万事大吉!

在民用通讯手段几近于零,地方官府的权力又几乎大到无边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最新章节第0413章 中央集权,网址:https://www.at55.net/189/189182/461_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少帝成长计划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