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看来是永远无法化解的,现在,她对德妃的态度越好,就有可能在德妃为皇后把病完全治愈后,对德妃下手,太后有可能将恩师何太医的事牵连到德妃身上,而后对德妃进行严厉处置,也有可能因恨德妃以为皇后治病为条件,要求太后把她从洗衣房放出来,皇后会对她进行可怕的报复,咱们必须事先筹划好帮德妃脱离危险的计策,不能让德妃在后宫遭毒手,吴公公,能否请您随时关注宫里的动向,一旦有异常情况,就迅速通知在下,以便采取行动,在下会尽快想好救德妃的办法。”林平和说。
“好,就这么说定,咱家会时刻关注皇太后的行动,注意皇后寝宫的动静,一旦发现德妃处于危险之中,立即通知你,请林太医放心,咱家的身份对于探察新的消息很有利,不会让德妃遇到危险的。”吴德贵说。
林平和心理清楚,吴德贵是太后很信任的太监,他能从太后那里了解到最新的消息,有他的帮忙,德妃一定能够脱离险境的。
沈德义办理何俊仁的案子有结果了,太后手头有了沈德义对案件的判决书,她得不得了,她令太监传下懿旨,召皇帝进宫。
待皇帝请安后,太后一脸严肃地把沈德义所写的关于何俊英案子的判决书交给皇帝看,皇帝接过判决书,草草一看,他脸上的愉快表情很快被忧郁的表情所取代,他很不喜欢沈德义的判案结论。
皇帝心里很明白,太后给他看判决书上关于何俊英畏罪自尽的结论是有特别用意的,他想:“让朕看这份判决书。母后并不是为了告诉朕之前捉捕何俊仁入狱是正确的,不用为那件事后悔,而是为了对朕暗示,德妃是何太医的女儿,不适合当皇贵妃,按母后的想法,一个畏罪自尽的有罪御医,他的女儿在后宫是绝对不能升级的,她能以她的功劳抵消她父亲的罪责就已经是受到特殊恩惠了,想升为皇贵妃是绝对不可能的。看来。母后是铁了心不让德妃升为皇贵妃了。”
其实。之前皇帝下旨将何太医捉捕入狱,是因为当时他正在愤怒中,后来,皇帝感到这是他头脑不冷静时所做的荒唐事。他一直为此事后悔。但是。他是皇帝,金口玉言,话已说出。是不能轻易更改的,更不能承认是错误。
在冷静地思考何太医的一贯为人和他的行医经历之后,皇帝相信,何太医绝对不会故意为皇后开猛药处方的,同时,皇帝也相信,何太医绝不可能在狱中自杀,皇帝一直想下旨让刑部重新彻查何太医的死因,但是,何太医的案子涉及到当时皇后的病情加重的状况,这案子一直是太后派人在查办,太后是不会让皇帝插手查案的,所以,皇帝也只好暂时打消了重新彻查该案的念头。
现在,皇帝手里拿着沈德义办案的判决书,太后正一脸严肃地看着他,此时,皇帝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不相信沈德义对于案件的判决结果,但沈德义办案是直接由太后授意的,皇帝不敢当着他的母后的面质疑沈德义的判案结论,皇帝担心,如果当面顶撞皇后,太后一定会坚决反对德妃升为皇贵妃。可是,如果皇帝认可了沈德义的判决结果,就等于承认了德妃的父亲畏罪自杀,他也就很难在太后面前坚持让德妃升为皇贵妃,皇帝不知道该如何对太后说才好。
皇太后见皇帝不吭声,她故意追问皇帝:“皇儿,沈公公写的这判决书你已经看完了,有什么感想呢?说给母后听听!”
皇帝想了想,说:“沈公公是母后很信任的都知监掌印中官,他所写的判决书自然是可以相信的,而且,母后对沈公公办案所得出的结论已经审核过,儿臣自然是没有异议的,儿臣注意到,沈公公的这一次调查有新的发现,何太医并没有想害皇后,也不是故意开猛药,他只是为了使皇后的病情尽快好转才使用猛药的,这是一种过失,不是罪责。还有,何太医在狱中让人买了兴奋药,服用后神经紊乱,不幸身亡。据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湖方圆 最新章节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三),网址:https://www.at55.net/17/17719/33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