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第166章 取京津北伐成功 孙殿英东陵大盗(2/7)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 第166章 取京津北伐成功 孙殿英东陵大盗(2/7)

第166章 取京津北伐成功 孙殿英东陵大盗(2/7)

上一页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确会后患无穷”。

但是,蒋介石转而又思,如今这些人已是尾大不掉,恐怕不是自己想‘削’就‘削得了’的,这可如何是好?所以,蒋介石不免有点“投鼠忌器般”的犹豫不决了。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方本仁则向蒋介石献上一策:“‘李、冯、阎’割据一方,要他们削权确是不易。不过,党内‘同仁’皆尊‘先总理’为‘国父’,无人敢违背‘先总理’遗愿;‘总司令’是‘先总理’之‘学生’且‘内亲’,可谓‘先总理’当然之继承者。今‘先总理’的灵柩尚在北京,‘总司令’何不至香山祭灵;以借‘先总理’之威望,令天下群雄顺服。尔后,再行‘裁军、削藩’,必可妥顺。”

方本仁的这个点子,使蒋介石茅塞顿开;心想“是呀,自己想方设法成就了‘蒋、宋联姻’,为的就是欲借孙中山之光以实现自己的夙愿;而今,当是该派上用场了”。

于是,七月六日,蒋介石率领在京的军政要人,齐集到北平香山碧云寺,祭奠“先总理”孙中山。蒋介石自《任》“主祭”,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人为“襄祭”。

蒋介石还准备了一篇洋洋三千六百多字的《祭》,其中有“中正昔侍‘总理’,亲承提命之殷殷,寄以非常之任”等语,俨然以孙中山的继承人自居了。

接着,蒋介石扶棺大恸、悲嚎不止,令在场众人不由得也陪了许多眼泪。

此番哭祭后,蒋介石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确是有所改善,皆默认其为“先总理”孙中山的继承人了;如此,蒋介石目的已达、心中暗喜。

而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李济琛等人却皆对其嗤之以鼻,在心底里暗语“装得倒像”,只是没有明言。

碧云寺祭奠孙中山后,蒋介石就迫不及待地欲削藩了。

因为,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李济琛等人政权、军权皆在握;所以,“政、军”两权都得削,尤其以“削军权”为要。

于是,七月十一日,蒋介石与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李济琛、蔡元培、张人杰、李煜瀛、吴稚晖、李烈钧、戴季陶等十一人,在北平召开了个“北伐善后会议”。

会上,蒋介石抛出了他预先拟好的《军事善后意见书》。

《意见书》中,以“北伐完成,军事结束;国家建设,亟需资金”为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要裁兵整军,以节约巨额军饷,为建设之用”。

蒋介石这个“裁军”理由,听起来倒是冠冕堂皇、无可批驳。

只是,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李济琛等人心中都有疑问“蒋介石此举,或是别有用心?”但因,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也就没予反对。

只有李济琛不痛不痒地了句:“若是天下为公,不会有人反对;而若是别有用心,那就又是一码事了。”

李济琛的话、虽是使蒋介石心中不爽,但毕竟没有撕破脸,蒋介石也就忍了。

最后,大家终于同意“先成立‘编遣委员会’,再续议‘裁兵’”。

“编遣委员会”由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琛、何应钦、朱培德、鹿钟麟、商震、白崇禧、谭延闿、赵戴、宋子、孙科、王伯群、吴敬恒、张人杰、蔡元培、胡汉民、李煜瀛、戴传贤、王宠惠等二十二名军政要人组成,蒋介石《任》“委员长”。

且因要“裁军、减员”,各部队中现在的编制不再适用;因此,拟把“军”的编制取消,各部队中的编制单位都统一降低一级,即:“军”改为“师”、“师”改为“旅”、“旅”改为”团。

同时,拟将编遣后的全**队番号按序、统一编制。

而“裁兵”事关国家安危,如此大事只能在召开“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时作为《议案》提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66章 取京津北伐成功 孙殿英东陵大盗,网址:https://www.at55.net/12/12087/166_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