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中山舰事件”而使他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因为,苏联能给予经济与军事上的援助,这对于国民政府及他本人都是何等的重要;特别是,蒋介石如孙中山一样,也竭力希望能再举“北伐”,以统一中国;而若是没了苏联的援助,一切就都无从谈起了;所以,“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确也甚是为此忧虑,后悔自己对此考虑欠周。
正在蒋介石忧虑之时,忽见布勃诺夫派人前来;蒋介石揣知对方来意,觉得倒是可以趁机弥补一下这一失误。
于是,蒋介石赶紧对布勃诺夫派来的代表申明:“中山舰事件是中*共*党员与本党同仁间的一场误会,我已要求本党同仁克己约束;若是中*共*也能约束自己而有所收敛,就不会再有误会了。”
当问及“为何包围苏联顾问住宅?”时,蒋介石竭力解释道:“那全是手下人擅为,本人绝没有下令;请放心,我蒋某人是苏联政府的忠实朋友,是绝不会反苏的。”
同时,蒋介石趁机补上一句:“只是,季山嘉确与本党同仁很是难处,贵国政府能否将他撤换,让鲍罗廷先生尽快回华,以利我党工作。”
此次会晤后,布勃诺夫似乎探知了蒋介石的底线,心中的疑虑随即消去,且觉得“中山舰事件”情有可原了。并且,认为,既然季山嘉与蒋介石之间有矛盾而不利于工作,那就依了他,将季山嘉撤换,让鲍罗廷回华协助他工作。
于是,布勃诺夫撤掉了季山嘉的苏联军事总顾问之职;几天后,“苏联政治使团”离粤返程时,干脆让季山嘉一同回国了;从而,如了蒋介石的愿。
“苏联政治使团”途经上海时,布勃诺夫又对中*共*中央负责人陈独秀等人道:“中山舰事件中蒋介石有过错,但缘于李之龙调舰入黄埔,及季山嘉与蒋介石的个人矛盾;虽然发生了拘押**员、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苏联顾问住宅等令人谴责的事,但蒋介石已悔悟而纠正了;且蒋介石没有杀人,周恩来、毛*泽*东、林伯渠、邓中夏、陈延年等中*共*在广州的主要领导人都安然无恙;可见,蒋介石没有反苏、**的本意。所以,中*共*不要对他苛求,应继续与他合作,必要时还得有一些让步,以免将他推向右派而不利中国革命。”
陈独秀等人远在上海,对于发生在广州的“中山舰事件”不甚了解详情;当得知蒋介石拘捕了**员时,陈独秀本欲采取相应的措施;现在,听了布勃诺夫的话后,却没了主意。
因为,布勃诺夫是联共中央委员;此次率团来华,是代表苏共中央及共产国际前来检查与指导工作的;中*共*是共产国际中的一员,布勃诺夫之言也就似同圣旨岂可违悖?
因此,中*共*中央经研究后,决定遵照布勃诺夫这位来自共产国际的钦差大臣话做了,立即对中*共*广东区委下达指示:“中山舰事件中,蒋介石的行动是极其错误的。但是,事情不能用简单的惩罚蒋介石的办法来解决;不应让蒋介石和汪精卫之间的关系破裂,更不应让国民政府分裂、国民革命军内部发生冲突。对于蒋介石,我党应全力挽救他;必要时可作适当让步,以将他从悬崖边拉回来,避免被国民党右派利用。”
中*共*中央的这个《指示》,无异于是对蒋介石的妥协,林伯渠、周恩来、毛*泽*东、陈延年等许多党内同志都表示难以接受。
然而,受中*共*中央派遣前来广州传达并贯彻《指示》的张国焘却将众人的不同意见压制了,武断地:“中央的指示是根据目前全国的政治形势需要做出的,必需执行。”同时,警告道:“同志们对外的言行必需与中央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而误大局。”
接着,张国焘还去会见了蒋介石,恭维地对蒋介石道:“我是代表中*共*中央特来看望蒋先生的,希望贵我两党仍能精诚团结合作无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35章 蒋介石一石三鸟 整党务国共破裂,网址:https://www.at55.net/12/12087/13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