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第122章 革命军一次东征 孙中山北京宾天(2/6)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 第122章 革命军一次东征 孙中山北京宾天(2/6)

第122章 革命军一次东征 孙中山北京宾天(2/6)

上一页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的“汕头会议”后却没了下,似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倒是“救粤会”在东莞、宝安等地多次集会,号召“粤人自救”;并发放所谓的救粤公债,为陈炯明的“救粤军”募捐筹饷,着实热闹了一番。

广东政府见陈炯明打出“救粤军”旗号发难了,不得不组织反击。

于是,广东政府立即组成了以杨希闵的“建国滇军”、刘震寰的“建国桂军”、许崇智的“建国粤军”为主的“东征联军”,由杨希闵任东征联军总司令。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五日,广东政府发布《东征宣言》,先发制人地对陈炯明实施东征讨伐。

二月一日,,“东征联军”兵分左、中、右三路向粤东进军。左路由杨希闵的建国滇军取道增城、河源后,直捣粤军的后方龙川、兴宁;中路由刘震寰的建国桂军取道博罗后,再直扑陈炯明的老家惠州;右路则以许崇智的建国粤军取道东浣、海丰、陆丰后,直取潮州、汕头。

此时,黄埔军校刚组建了两个教导团;于是,校长蒋介石与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领教导团也来参战了,随同而至的还有多名苏联顾问。

然而,杨希闵与刘震寰两人却瞧不起这支仅有三千人的队伍;觉得这些初出茅庐**臭未干的学生兵怎会打仗?或许反而会被其拖累,也就不愿接纳。

这使满怀激情的黄埔学生如被当头泼了一盘冷水,心中有不出的难受;后来,数千学员联名签字写了一份《请战书》,呈送大本营。

代大元帅胡汉民这才将黄埔军校教导团编入许崇智的东征右路军,蒋介石则兼任东征右路军参谋长,周恩来仍为政治部主任。而苏联顾问斯杰潘诺夫、施耐德则随同蒋介石,为其出谋划策;另几位苏联顾问别斯恰斯特诺夫等人随同第一教导团团长何应钦,瓦西利耶夫等人随同第二教导团团长王柏龄。

蒋介石率教导团来参战,本来是怀了一腔热忱;却想不到遭遇如此冷眼,实在是窝了一肚子气。

而血气方刚的黄埔学生,也如受了奇耻大辱而十分气愤;不过,这倒反而激发了黄埔军校教导团的学员们誓要在这次东征中争气。

果然,教导团随同东征右路军出征后;三千黄埔学生兵可谓是个个年轻有志,皆欲建功立业,人人奋勇当先。虽,这些学生兵是初次临阵无实战经验;但是,凭着旺盛的士气、训练有素的战术;一到战场上,却都生龙活虎地成了无敌勇士。

加之,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以来,十分注重军校的政治工作和对学员的思想教育,绝不允许旧军阀的劣习带入军校影响学员;因此,黄埔学生兵有着其他旧军阀部队的官兵难以具备的服从命令、严守纪律、绝不扰民等良好的军纪风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而那些兼具国、共两党双重身份的教员或学员,如有黄埔三杰之称的蒋先云、陈赓等人,其良好的政治素养与愿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更是一般军人无法比拟的;从而,使黄埔军校教导团更是添彩增色了。

所以,黄埔教导团参与东征后,因作战勇敢而受到了许崇智的肯定。

同时,教导团与“建国粤军”配合甚是默契;从而,使东征右路军出征后就旗开得胜并一路告捷,相继攻取了东莞、石龙、樟木头、平湖、深圳等地。

如此,黄埔学生兵非但没有成为累赘,很快就成了东征右路军中的一支生力军;这令久经沙场的许崇智甚感欣慰,蒋介石脸上也因此光鲜了许多而心中大悦。

不久,东征右路军又顺利地进抵到了淡水。

淡水位于东江地区,西接广九线,北距惠州仅有百里,南临大亚湾,东邻海、陆丰,故谓粤东之咽喉要地。

淡水城建有高六米、全由青条石砌成、十分坚固的城墙,城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22章 革命军一次东征 孙中山北京宾天,网址:https://www.at55.net/12/12087/122_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