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丁香_第十九章 黄埔军校(3/4)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铁血丁香 > 第十九章 黄埔军校(3/4)

第十九章 黄埔军校(3/4)

上一页铁血丁香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

颐和园的夏日炎热,没有一丝微风。

瀛台风光秀美,可是却无法让年轻的光绪皇帝产生一丝闲适的心情。此时的他,胸中只有一种莫名的沉重。

站在他面前的是名动全国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广东学政张百熙的引荐下,年轻的皇帝陛下召见了康有为。

康有为,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1879年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当时的改良思潮,后游香港,以为“西人治国有法度”。1882年,过上海,购读各种西书译本和报刊,开始向西方寻找真理。1885年,撰《康子内外篇》和《实理公法全书》,想往“平等公同”。1886年撰《教学通议》,主张“言教通治”、“言古切今”、尊周公、崇《周礼》,企图揉合古今中西之学,改良政治。1888年10月,鉴于中法战争后“国势日蹙”,形势险恶,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指出日本“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著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主张“勉强为学,务在逆乎常纬。”运用今文经学讲求变革,将《公羊传》的“三统”说阐发为“改制”、“因革”的理论,“三世”说推演为“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的社会历史的演变程序,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谓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是新莽一朝之学,“非孔子之经”,用以推翻古文经学“述而不作”的旧说,打击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马关条约》签订时,他正在北京应会试。听到与日本议和,割让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的消息,震惊愤慨,于5月2日联合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余人发动“公车上书”,极陈时局忧危,请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并在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初步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法纲领。会试榜发,康得中进士,授工部主事。5月29日,在《上清帝第三书》中,再次阐述变法的理由和步骤,提出富国、养民、养士、练兵的自强雪耻之策。接着,又上“第四书”,正式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8月17日,创《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8月中旬与帝党开明官僚文廷式、陈炽等创立强学会,改《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随后赴上海设强学会,创《强学报》,推动各地设立学会、报馆、鼓吹变法维新。

光绪皇帝想召见他已经很久了,可是一直下不了决心,毕竟,在主流官僚和老佛爷的眼里,这个康有为是个狂逆不经的悖祖者,召见他可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可是如今他再也忍不住了,在张百熙的第二次引荐下,他终于召见了这个维新派领袖。让光绪爷终于沉不住气的原因,就是革命党在广东的起义。

光绪帝是个想有所作为的青年皇帝。客观的说,清朝历代皇帝中昏庸之主甚少,这在中国千百年帝制王朝中是非常难得的。而光绪帝显然也遗传了爱新觉罗家族某些良好的基因,在王朝面临困境的时候,想奋发图强重振大清王朝的声威。

可是如今江河日下的局面让这位年轻的皇帝很是寝食不安。两年前刚刚亲政的皇帝就遭遇了甲午之败,国家大伤元气,也创下了大清王朝对外耻辱之最。惨淡经营,刚安生两年,如今革命党又在南国起事。先不说兵祸之愈演愈烈,光就这几天他仔细研看的革命政府各项政策文本,就让年轻的皇帝大惊失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血丁香 最新章节第十九章 黄埔军校,网址:https://www.at55.net/103/103082/69_3.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铁血丁香章节列表下一页